生活在“鋼筋森林”中,環境影響著城中人對幸福的感知度。
2010年一份來自中國環境規劃院的調查報告將福州推到了聚光燈下,福州因位居最宜居城市榜首而受到全國矚目,讓我們第一次正視這座山水古城宜人的人居環境。
2年步履匆匆,福州市政府施展大手筆,從更高的起點和站位著力提升城市品位和格調,治水、修路、插綠,在城市建設中注入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當我們再次駐足,這座城市已煥發出不一樣的姿容和精神。
河從城中過
人在花中走
“當年的臭水溝如今被科學治理成清澈的小河,讓人想起兒時泛舟河上的場景。”近日,在游人如織的三坊七巷,小時曾在福州生活過的游客老陳格外興奮,對著安泰河底的錦鯉不停按動快門。
水是福州的魂。北部高山的雨水在城中交匯成密布的河汊,主城區107條內河總長244千米,河網密度居全國前列。人們依水而居,洗衣、淘米、游泳、競渡,一條內河就是一幅看不盡的福州風情畫。
曾幾何時,內河卻成了垃圾場!沿河違章搭蓋、垃圾污水亂排,河床淤塞,駁岸老舊得承受不住一次次的洪水沖刷。狹窄的河道不再具備行洪蓄洪功能,“逢雨必澇”也成了這座城市說不出的痛。
2011年注定是福州內河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年。福州投入70億元整治市區75條內河,打造12條重要景觀內河,打響內河整治戰役,拆除沿河違法建筑、遷移管線、清淤截污、引水補水、修復駁岸、提升綠化、整治景觀……如今75條內河基本完成清淤,安泰河、白馬河、晉安河、琴亭湖、新店溪綜合整治初見成效,基本實現“水清、河暢、路通、景美”。今年福州又持續推進光明港、新西河、潘墩河等內河整治,力爭年內啟動內河生態補水。
這是夏季里平常的一天。白天的酷暑漸消,林依姆吃過晚飯走出道山路的家,沿著白馬河往江濱一路甩手鍛煉。這個習慣是在去年養成的。木棧道在東西兩岸交錯出現,白馬支路上廣玉蘭開花了,綻出一股甜香。繼續向前走,美人蕉、木芙蓉、扶桑、三角梅競相開放,南洋竹在頭上沙沙作響。時而經過幾個小公園,笑聲便從樹影中傳來,一些市民正伴隨音樂踩著輕巧的舞步。
“以前內河多臭啊,河里都是塑料和垃圾,有事經過都得繞著走,沒想到短短兩年變化這么大,經過整治的內河更美了,現在我覺得家旁邊有條河,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兒!”林依姆說。
今后,更多的人將感受到這種幸福?!笆濉逼陂g,福州市將依托市區內河綜合治理,提升河道及沿岸的景觀品質,建設集景觀、生態、文化和休閑健身于一體的濱水慢行綠道體系,在全市沿江沿河共建成休閑步行道20公里,讓市民在城市的快節奏中體會“慢生活”之美。目前,福州已在全市啟動城市綠道網規劃建設。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