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豈能對可疑數據不設防?
http://www.caoliu14.com?2012-07-11 10:34? ?來源:文匯報
我來說兩句
媒體必須再次檢點自己的職業操守
“世奢會”是否涉嫌數字造假,要由權威部門調查取證,這里不作妄斷。但我們的媒體卻需要舉一反三,再次檢點自己的專業精神和職業操守——難道因為是以“世界”冠名的機構發布的信息,難道因為是可以抓取眼球而“求之不得”、“正中下懷”的數據,就不辨其是否“極度夸張”而輕率寫進新聞、引入報道嗎?
這些年,各種數據越來越多地成為新聞信源,一些容易引起百姓興趣的數據,如“胡潤富豪榜”之類定期發布的東西,更是神速地被媒體引用。但這些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數據、榜單,靠譜嗎?信息來源、抽樣方法、統計步驟、分析過程等,能確保公正、科學、準確嗎?前些年,一個所謂“全球性調查報告”稱“平均每個中國人有19.3個性伴侶”,曾貽笑大方;所謂“權威機構最新調查顯示,中國每年有220萬青少年死于因室內污染所引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實乃向壁虛構;所謂“最高人民檢察院材料顯示,約有70%的舉報人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打擊報復或變相打擊報復”,系以訛傳訛……但當時,它們都被正兒八經地寫成了新聞報道,有些權威媒體也摻和其中。
數據是新聞報道的重要元素,數據是否正確,直接關乎新聞真實性。這方面反面的典型案例從來沒有“斷檔”過,但愿不要再添加新的案例了!
說來很有幾分反諷意味,“世奢會”主辦的“全球最具價值TOP100奢侈品牌官方大典”的“特約協辦機構”名單上,赫然有一個“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這個“經民政部批準成立的首家專門從事打假的社團機構”,是否對“世奢會”驗過真偽?是否對其發布的數據做過甄別?是否將數字造假也列入打假工作的目標?鄭重建議它從“特約協辦”的“世奢會”發布的數據入手,切實地查究一下、剖析一番。(呂怡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