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畸戀”事件媒體請慎“刨根問底”
http://www.caoliu14.com?2012-07-11 16:16? 鄧昌發?來源:檢察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不妨將心比心,哪天你的某件糗事被人抖到網上,你的姓名、年齡、身份、照片、工作單位等都被隨之曝光,然后大量的記者跑到你家里或單位去,試圖讓你站在公眾面前,把事件的前因后果、枝枝葉葉如竹筒倒豆般一傾而盡,你覺得這還正常嗎?
關鍵還在于,所謂媒體或網民臆測的“畸戀”,事實上都是當事人的私事,尤其在女教授不愿意“把原本兩個人的私密事情公之于眾”的語境下,外界沒必要也沒理由對此窮追猛打。作為公民的一種基本的人格權,隱私權必須得到充分尊重。女教授的感情問題,既未傷害學術也未損害公共利益,豈能因年齡或者其他差異而喪失法律或者道德的正當性?
知情權與隱私權,都需要保護,但公眾知情權往往針對公共利益而言,而公民隱私權只涉及個體權益。女教授的戀愛細節顯然不在公眾知情權范疇之內,媒體豈能為了追求眼球效應而侵犯公民隱私?在一個不靠譜的“網友曝”時代,作為輿論公器,媒體對待“網友曝”的態度不該是無選擇地“如獲至寶”,而應有所報有所不報。鄧昌發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