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合條件的藥店和民營醫院可納入醫保定點
為引導群眾在基層首診,醫保支付比例將進一步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這意味著居民在基層醫院看病,報銷更多,自掏腰包更少。一些非公立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若符合條件,也可逐步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去年,福州市在鼓樓、臺江、福清、長樂、閩侯、永泰、羅源等6個縣(市)區啟動了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這些地區的醫療機構實行普通門診總額預付制,今年這一制度實施范圍將擴大至所有縣(市)區。所謂普通門診總額預付,即根據參合人數、年均門診總人數、次均門診費用水平,測算一定區域內年度門診統籌補償控制總額費用,新農合經辦機構按月或按季度預撥給定點醫療機構,由其包干使用。相比以往的按項目付費方式,這種支付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醫院亂開大處方、過度醫療,有利于控制醫院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
6所市屬醫院擬擴容,實現村村有衛生所
基層醫療機構將實現新一輪擴充。今年福州市將改造提升5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所鄉鎮衛生院、1024所村衛生所,實現每個行政村都有衛生所。
為進一步擴充醫療資源,福州市將盡快啟動市二醫院內科病房綜合樓、市中醫院病房樓、市皮膚病院綜合樓、市傳染病院二期病房樓、市一醫院病房大樓、市婦幼保健院擴建等項目,推進省立醫院金山分院、利嘉醫院和黃山片區醫院等三甲醫院建設。
按計劃,年內3所專科醫院的新病房樓將投入使用,具體包括福州神經精神病防治院新病房樓、閩清精神病院綜合樓、福州肺科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樓。正在加緊建設的福州兒童醫院新病房大樓、省立醫院金山分院一期將于明年完工。
福州市將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境外優質醫療資源、社會慈善力量、基金會、商業保險機構等舉辦醫療機構;鼓勵具有資質的人員(包括港、澳、臺地區)依法開辦診所;改善執業環境,落實價格、稅收、土地、醫保定點、重點學科建設、職稱評定等方面政策。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