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蓑衣"博物館":瞅瞅"作坊"里小人物的大情懷
看看,有沒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風范?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7月27日訊(記者 方錦燕 通訊員 鄭德鴻 文/圖)他的家,是做蓑衣的“作坊”,還是棕制品的小小“博物館”。
客廳墻上掛的、房間地上堆的、閣樓上放下吊的、床上鋪的……洪阿戶做的棕制品樣式多,棕枕頭、棕墊、棕掃、棕刷、棕撣、棕掛件等,令人目不暇接。
洪阿戶65歲了,手藝是家傳的。他的祖父洪文祿,老家泉州南安,年輕時曾到臺灣做蓑衣,抗日期間,來到漳州,開了一家“忠興蓑衣店”。洪阿戶的父親洪質山,原是蓑衣店的學徒,因洪文祿沒有兒子,因此將洪質山過繼過來,教他制作蓑衣的手藝。平時,蓑衣的銷售是有季節性的,春季是旺季,但因“忠興蓑衣店”的蓑衣質量好,洪文祿一家整年都在做,樓上堆滿了蓑衣,一到春季,就被一搶而光。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