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細作? 創建為民
——廈門市思明區精神文明創建成果豐碩
?
近年來,廈門市思明區根據省、市創建工作要求,始終把精神文明創建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牢固樹立“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永無止境”的工作理念,不斷探索創新、總結經驗,狠抓長效機制建設,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深化拓展,先后三次以最高分榮獲“全省文明城區”稱號,為廈門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做出貢獻。
“兩個率先”爭當文明創建排頭兵
1、建立文明“五大員”,率先在全市啟動“公共文明引導志愿服務”。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宣傳員、文明禮儀示范員、排隊乘車引導員、群眾困難排解員和站臺環境維護員“五大員”的作用,依托近千名志愿者,率先在全市啟動“公共文明引導志愿服務”,并啟用卡通形象作為文明引導使者,在公共交通站點、旅游景區等公共領域,常態化開展勸導不文明行為、維護環境秩序、便民利民服務等公共文明引導活動,在全區形成了共同推進文明創建的濃厚氛圍。
2、堅持以評促創,率先在全省建立“月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制度”。把以評促進、以評促創作為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常態化的有效途徑,定期對各街道、部門進行市容環境、交通秩序、文化市場等公共文明指數測評,點評內容涉及城區環境衛生、市容市貌、食品餐飲、文化市場、農貿市場、交通秩序、公共秩序等方面,形成了精神文明創建的長效機制。
“三個創新”增強文明創建吸引力
1、創新宣導模式,成立全省首支文明宣導員隊伍。去年7月,思明區在全省首創“幸福思明·文明宣導隊”。1000名以退休干部職工為主體、面向轄區公開選聘的文明宣導隊深入廣大街道社區,在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的3個小時,開展“文明宣傳、創建巡查、不文明行為勸導”,興起了文明城市“為民創建、全民創建”之風。思明區每月給予文明宣導員適當的補貼,還為每位文明宣導員購買人身意外保險。
2、創新執法手段,啟用全省首個數字化城管平臺。該平臺系覆蓋全區的電子監控系統,實現城區“精確、高效、全時段和全方位”的管理。同時,成立數字城管志愿者隊伍,搭建市民和城市管理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利用“城管通”,以電話、短信、彩信等形式,把問題傳送到數字城管指揮中心投訴平臺,使問題得到迅捷處理,實現城市管理信息化、數字化,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
3、創新學習品牌,組建“智慧·講堂”中小學德育宣講團。宣講團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制作“菜單式”的學習內容,從愛國主義、心理健康、閩南文化、心靈感恩、意志品質、科學素養、生命安全、人際關系等方面入手,定期為未成年人開展專題宣講活動,使宣講工作向未成年人德育陣地延伸,融入學校教育、成長歷程和文化傳承。
“三個注重”鞏固文明創建成果
1、注重長效,創建機制不斷健全。一是構建了有力的文明創建領導體系。實行創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區委書記擔任總指揮,區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的創建工作總指揮部,下設13個工作組,由分管區領導擔任組長,由部門、街道一把手擔任組員,形成了機構健全、落實有力的創建領導體系。二是形成了完善的文明創建長效機制。建立“轄區理念”、“月點評制度”、“區領導分片包干制度”、“9+1”綜合執法模式,形成“巡查、點評、整改、督查、問責”五大機制。三是強化了多源的文明創建投入保障。加大投入力度,人均創建經費為全省指標的3.5倍,形成了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各界參與,多渠道、多層次的創建投入體制。
2、注重為民,創建實效更加明顯。一是市民素質得到提升。實施“市民素質提升年”工程,推進社區“四個文明”建設,林靜端被評為第一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劉麗被評為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創新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文明小博客”受到中央文明辦肯定,“啟航明天,爭當四好少年”活動得到團中央和省委文明辦的高度重視,市委主要領導親自參加。前埔北社區和嘉濱小學分別榮獲“全國、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二是民生保障顯著改善。全省首個數字化城管平臺的啟用,將創建工作與“五大戰役”相銜接;出臺《思明區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辦法》,最高50萬元的獎勵標準走在全國縣(區)級政府前列;籌建街道殘疾人職業援助中心,開展樓道“亮燈”工程和“安靜小區”創建。三是志愿服務持續深化。在火車站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崗”,成立“站區文明宣導員隊伍”,使站區乘候車的環境和秩序進一步優化。開展“建設幸福思明我參與”、“學雷鋒活動月”、“社區志愿者奉獻日”等活動,涌現出一批志愿者先進單位。華福社區成為“中國社區志愿服務網”全國聯絡點;區志愿聯合會被評為“省優秀志愿服務組織”;“愛心老人餐桌”被評為全省“優秀志愿服務項目”。
3、注重特色,創建內涵更為豐富。一是社區創建呈現特色化。新創“道德法庭”、“情滿空巢”等14個特色項目,“黨員延時服務崗”獲首屆“廈門市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十大品牌”、4個社區居委會領導被評為全國“小巷總理”之星。思明區被評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二是單位創建突出公益化。堅持每年開展“政府服務月”活動,18個省級以上文明單位與島外農村開展結對共建。嘉蓮街道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中山路、禾祥西路、龍頭路等3條街路被評為全國、全省“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思明區被評為“全國法治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和“全省質量興市績效評價試點區”。三是“愛心”品牌實現聯動化。新建“新婚學堂”、“福樂家園”、盲人“營銷中心”,拓展“愛心超市”內涵,形成以“愛心超市”為依托,“愛心課堂”、“愛心餐桌”、“愛心網校”、“愛心基金”為補充的“愛心”聯動品牌。
(思明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