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使壞事變成好事
http://www.caoliu14.com?2012-07-31 10:54? 張保振?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這就要不講“面子”,敢于擔當。應當看到,先知先覺者,總是少之又少,多數人往往是后知后覺。這用不著回避,更不是什么“沒面子”的事兒。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常后于事物的發展。即便是一些自認為正確的認識,也需留待歷史和實踐進一步檢驗。因而,面對出現的問題、發生的差錯,勇于認錯、敢于擔當,才是積極的態度、正確的做法。如是,才有可能從失誤中明確方向,從錯誤中找到方法,從災難中總結經驗。
這就要科學應對,制度保證。毋庸諱言,人有記性,亦有忘性。特別是,有人似乎患有一種“健忘癥”:好像今日不是昨日的繼續,對昨日的教訓記不得,對該補的“功課”全忘掉。這就要靠制度做保證。制度能讓“記性”更牢,“忘性”難忘,從而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件事情做成樣。
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后日之得。相信“7·21”后的北京,得一定會大于失,而且這個“得”,更人性、更理性、更具科學性。(張保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