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活動〕
端午粽香濃? 新風傳八閩
——全省2012年“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綜述
?
2012年端午節期間,我省各地認真按照“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要求,深入挖掘傳統節慶文化內涵,積極創新傳統節日的形式和載體,開展民俗表演、文化娛樂、家園清潔、經典誦讀、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等,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民俗活動喜樂多
節日期間,各地各部門緊緊把握“民俗、民間、民眾”的傳統節日活動特點,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精心組織、大力開展龍舟賽、鄰里節、民俗展等各類主題文化活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營造了熱烈歡樂的節日氛圍。1、百舸爭流龍舟賽。引舟競渡是過端午節的一個重要形式。福州市舉辦2012年福州海峽龍舟邀請賽,兩岸31支龍舟隊同場競技。臺江區、馬尾區聯合開展延續了數十年的龍舟長途互訪競渡活動,光明橋上下兩岸數千群眾齊聲吶喊助威。漳州市薌城區、漳浦縣舊鎮白沙村等地舉辦一年一度的龍舟賽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漁業豐收。泰寧縣舉辦第六屆“國家電網杯”端午龍舟比賽,各村、企業、學校積極參與,12支代表隊同場競技,精彩異常。石獅市舉辦第六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兩岸燈謎聯猜暨大學生燈謎邀請賽和兩岸青年歌舞晚會,海峽兩岸15000多人參加了龍舟賽、海上潑水、海上捉鴨、公背婆趣味比賽、包粽子比賽、攻炮城等民俗活動,參與群眾逾10萬人次,盛況空前。莆田市涵江區村民自發開展賽龍舟活動,數以百計的龍舟齊聚白塘湖劃漿賽舟,場面壯觀,吸引了萬余名群眾聚集觀看。龍巖市、新羅區市區兩級聯合舉辦“通仙杯”龍舟賽,來自機關、鄉鎮(街道)等32支代表隊6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激烈的角逐。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舉辦2012年水口庫區“元隆杯”樟湖龍舟邀請賽,20支來自附近市縣區的龍舟隊應邀參加比賽。龍舟賽按照國際龍舟賽的賽事標準舉行,是樟湖鎮有史以來舉辦規格級別最高的一次龍舟賽事。武夷山市在崇陽溪舉行“迎端午賽龍舟比賽”,12支代表隊參加比賽,10000多名中外游人和市民觀看了龍舟賽。寧德市蕉城區、福安市、古田縣等地均舉辦龍舟賽慶祝端午節。2、百花齊放民俗展。豐富的民俗特色活動是端午節的一大特點。福州市鼓樓區在烏山東麓高爺廟舉辦“歡樂端午,民俗游園”主題活動,?包粽子、刺五毒、做香囊、點雄黃、蘭湯浴、午時茶、午時書等一系列民俗活動,同時安排了端午節鐘馗畫畫展、刺五毒游戲互動體驗、剪紙藝術家現場創作端午題材剪紙、端午民俗講解等活動。三坊七巷開展“品味端午,坊巷民俗”活動,重現民間流傳的、富有福州特色的民俗活動,展示三坊七巷深厚的人文底蘊,讓市民和國內外游客充分感受閩都特色的坊巷民俗。漳浦縣在各商場舉行“端午飄香·釣香粽比賽”、“包粽子大比拼”等活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樂在其中。泉州市鯉城區組織各街道、社區開展“包粽子”、“嗦啰嗹”、戲曲表演、包粽子比賽等民俗活動,在報刊上開辟專欄介紹端午節傳統習俗,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知端午民俗,過健康生活”。德化縣、新羅區等地組織富有地方特色的山歌對唱活動,眾多群眾前來觀看,節日氛圍濃厚。涵江區在街道社區廣泛開展品米糕、包粽子比賽、香囊制作展示等富有節日特色的群眾性活動,參與群眾近2000人。三明市、梅列區、三元區市區兩級聯合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千人包粽子活動”,眾多家庭積極參與,活動氣氛熱烈,收到良好效果。龍巖漢服協會龍巖漢服社在龍津河畔舉行端午古禮,祭屈原、沐蘭湯、系五色絲、奉彩蛋、點雄黃,并用古禮行駛為孩子祈求平安。建陽市書法協會和潭山藝術館聯合舉辦“屈原杯”全市中小學師生書法大賽,150多名中小學師生參加了書法比賽,展出作品110件,69名參賽師生獲獎。古田縣舉辦端午節民俗文化展覽,光澤縣、蕉城區、福安市、周寧縣、壽寧縣等地開展“包粽子”等民俗比賽,讓廣大群眾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二、家園清潔環境美
結合掛艾草、洗五味水等端午節日習俗,節日期間,各地各部門結合衛生城市創建、2012年公共文明程度指數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等工作,廣泛發動居民群眾開展衛生掃除活動,大搞室內外環境衛生,清理積存垃圾、治理亂堆亂放、疏通排水溝渠、養護花草樹木、消除衛生死角、落實門前三包,營造整潔有序的節日衛生環境。廈門市翔安區開展“臟亂差”綜合整治活動,進一步落實門前衛生三包,大力整治庭院居室、農貿市場、公共廁所、背街小巷和城鄉結合部的衛生,整治街頭小廣告亂貼亂畫現象,創造衛生優美的城鄉環境。鯉城區文明辦、衛生局組織發動各街道、社區居民、機關干部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背街小巷、房前屋后進行全面清理,清除衛生死角,消滅“四害”孳生地,大力治理轄區內存在的臟、亂、差現象,多渠道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全區衛生得到顯著改善,營造了良好的節日氛圍。涵江區組織干部群眾300多人到福廈路、新涵大街等城區主要路段參加清理路面垃圾、清洗欄桿、清除小廣告等義務掃除勞動,共清除衛生死角120處,清除垃圾11噸。長汀縣文明辦、衛生局、愛衛辦等有關部門在城區開展“樹文明、講衛生、建名城”文明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普及活動,展示宣傳圖板35塊,發放宣傳材料3000余份,同時,對城鄉環境特別是居民小區、農貿市場、餐館等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清理整治。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學校,組織流行性、傳染病防治知識講座,發放食品藥品宣傳手冊,傳授真假藥品辨別知識。縣疾控中心組織人員深入館前鎮汀東、小洋等受水災較為嚴重的村莊,開展災后消毒和防病滅病知識宣傳活動,受到災區群眾歡迎。武平縣開展全縣“市容環境專項整治”活動,縣直各單位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對辦公區公共場所和衛生責任區打掃揚塵,清除衛生死角,對亂貼亂畫、亂堆亂放等進行整治,全縣上下掀起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氛圍。永定縣、漳平市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開展城鄉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對城鄉周圍環境“臟、亂、差”現象進行整治,重點對城中村和衛生死角進行清理,共同營造一個干凈、舒適、優美的節日環境。邵武市動員全市機關干部、中小學生、企業職工、社區居民從打掃自家庭院居室做起,積極參與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公路沿線、河道兩岸等區域的環境整治,全面清除衛生死角,營造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
三、鄰里和睦人心暖
文明社區大家共建,濃濃粽香鄰里共品。節日期間,各地各部門以“建文明小區,品濃濃粽香”等為主題,廣泛開展鄰里節活動,有效增進群眾鄰里關系,營造文明和諧的節日氛圍。臺江區后洲街道汀洲社區舉辦端午節鄰里百家宴活動,社區100多個家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品嘗由社區居民親手包裹的百家粽、共同分享鄰里家自制的百家菜。廈門市圍繞“締結鄰里親情,建設和諧社區”目標,啟動“我們的節日·端午”暨第六屆和諧鄰里節活動,各區、各街道把和諧鄰里節活動作為深化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工作,納入工作日程,積極創新載體,創新特色項目。同時開展了“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文藝表演,并穿插創建文明城市知識有獎問答,舉行了社區包粽子大賽和涼菜大賽,廣大居民群眾熱情參與,成為了鄰里節活動的主角。華安縣供電公司通過端午節包粽子活動,讓廣大員工特別是外地員工感受企業大家庭的溫暖;縣民政局在縣福利院開展“迎端午,粽飄香,傳統節日一家親”端午節包粽子比賽活動,老人們既展示了手藝、娛樂了生活,也增進了彼此間互助互愛、和諧共處的關系,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鯉城區鯉中和平社區舉辦以“棕葉飄香迎端午——社區和諧添風采”為主題的老人生日慶典活動,讓他們共享節日的快樂;海濱街道金山社區組織居民開展“共品粽子·共話端午”活動,增進鄰里間的交流溝通,促進和諧、文明社區創建。洛江區文明辦、財政局、婦聯、殘聯、關工委、團委等多個部門聯合開展慰問留守兒童活動,宣傳有關端午節知識,與孩子們包粽子迎端午,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永安市把“端午過到群眾中”作為節日主題,各鄉鎮、街道社區廣泛組織開展包粽比賽、送粽入戶等活動。上坪鄉、貢川鎮等鄉鎮干部群眾一起參加“愛心粽”包粽子比賽;燕南街道巴溪灣社區組織開展“2012和諧鄰里大家親,歡樂棕子節”包粽子比賽,并將所包粽子送給小區的保潔員與保安,感謝他們平日的辛勤勞動。據統計,全市共舉辦基層包粽子比賽12場,為100余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送去粽子近千個。長汀縣各文明鄉鎮(單位、學校)發動廣大干部職工和群眾踴躍參加“粽子選美大賽”,連城縣醫院以“棕葉飄香話端午”為主題,開展一次別開生面、富有教育意義的職工座談會,干部職工共同體驗節日魅力,增進彼此情誼。武夷山市、順昌縣、蕉城區、壽寧縣、屏南縣等地均舉辦“迎端午包粽子比賽”、“包出顆顆粽子,送上片片愛心”、“創平安家庭建和諧社區”暨好鄰居迎端午包粽子比賽等活動。
四、經典誦讀童聲響
作為后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一個重大節日,端午節的文化氣息顯得尤為厚重。節日期間,各地各部門充分發揮城市廣場、農村墟場、未成年人課外閱讀實踐基地、鄉村學校少年宮,以及中國文明網、文明風網、福州數字青少年宮等網絡平臺作用,通過主題班對會、詩會、文藝演出等形式,廣泛開展經典誦讀、端午知識問答、讀書節、歌曲傳唱等文化活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未成年人過一個文化文明的端午節。福州市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暨2012年倉山讀書月活動閉幕儀式,市區兩級有關領導為活動拋出“吉祥彩粽”,并為讀書月活動中涌現出來的“讀書明星”頒獎。臺江區各街道、中小學、文明單位結合道德講堂、民俗講座、文明小戲進社區等形式,講屈原故事,話端午民俗,傳中華傳統。全區各中小學校結合經典誦讀、道德講堂、愛國歌曲傳唱,開展“百首中華經典詩文吟唱進課堂”、讀書沙龍、端午“節日小報”比賽、端午征文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認知端午、體驗端午、感悟端午,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福清市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端午知識大比拼”競賽活動,提高未成年人對傳統節日的認識。翔安區以親近經典文化為主題,組織各行各業的詩文愛好者誦讀歷代愛國主義名篇佳作,廣大群眾特別是未成年人接受了一次文明的洗禮和道德的熏陶。華安縣實驗小學等學校利用主題班會、語文和思品等學科教學手段,舉行“迎端午”美術展、誦讀端午民俗詩歌及屈原詩辭、觀看賽龍舟視頻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端午民俗知識教育,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漳浦縣多個單位聯合在舊鎮天讀民居農家書院舉辦漳浦縣第二屆詩人節,來自全國各地40多位詩人、詩歌評論家出席活動,詩人們一一登臺吟誦自己的詩歌作品,慶祝端午佳節,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著名詩人、廣東省作協副主席楊克認為,由農家書屋舉辦這樣的活動,全國少有,很有意義,是漳浦縣的一張文化名片。鯉城區教育系統組織各中小學校開展了詩文朗誦會、詩詞歌會、經典古詩文朗誦比賽、端午知識小小故事會等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讓同學們體驗感受端午節傳統民俗,品味端午民俗文化。永安市組織全市52所中小學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引導同學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新羅區許多學校利用板報、廣播、校園網等載體,以專欄、講座、專題報道、專題片等方式,宣傳傳統節日習俗,普及端午節等民族傳統節日知識,以演講、詩朗誦等形式,宣傳屈原等中華民族優秀代表人物的事跡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涵江區以告家長書、家長座談會等方式進行家校互動,深入開展端午節“大手拉小手”四個一活動(向孩子講述一個有關端午節來歷的故事,帶孩子一起去買過端午節的材料,開展一次“與長輩共同包粽子”活動,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長汀縣各中小學校積極開展國學經典誦讀、讀愛國主義書籍、講故事等活動,組織各班級在端午節前開展校園詩會,在節日期間開展“讀一本愛國主義書籍,開一次主題班會或故事會、寫一篇節日感言文章”活動,掀起緬懷屈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歌頌和諧盛世的熱潮。古田縣開展萬名學子誦經典活動,全縣中小學生誦讀屈原詩辭,感受經典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五、志愿服務愛心濃
粽子雖小,愛心濃濃。節日期間,各地各部門以“三關愛”為重點,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全省廣大志愿者走進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困難戶、留守兒童、外來工子女等特殊群眾之中,給他們送去節日的溫暖與祝福。倉山區金山街道金環社區組織孤寡老人、老紅軍家屬等參加“獻愛心包粽子”比賽,并將這些愛心粽子及其它節日慰問品送給困難家庭。臺江區10個街道在端午節前均組織社區志愿者包粽子、送溫暖。鼓樓區金牛山社區組織工作人員、愛心企業志愿者等,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慰問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馬尾區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慰問困難家庭。福清市組織黨員志愿者給各鎮村百歲老人、困難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等送粽子。羅源縣法院以“慈善一捐,幸福眾生”為主題,動員全院干部職工開展愛心捐款活動,2日內募集善款8600元;選派22名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區,分發普法宣傳單、端午祝語等。翔安區組織慰問道德模范陳明嘉、貧困少年陳偉鷺家庭,向他們送去節日的問候和關懷。長泰縣供電公司開展“我們的端午——粽香飄基層”關愛慰問活動,向奮戰在抗擊臺風“泰利”、開展防汛抗臺保供電的一線員工送去節日的問候。華安縣質監局、旅游局等單位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結對幫扶村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了解困難戶的實際困難,為他們送去節日的問候和慰問品。鯉城區科技局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進社區、解民憂、辦實事、送溫暖”主題活動,組織全局干部職工及志愿者服務隊的成員組成4個慰問小組,開展結對幫扶“五送五助”(即:“送知識、送技術、送信息、送法律、送健康”,“助貧、助殘、助孤、助老、助學”)活動;中山陶英小學舉辦了主題為“第二故鄉的端午節”關愛外來學生活動。洛江區委多個部門的志愿者一起到羅溪敬德中心小學慰問留守兒童,宣傳端午節起源等知識,與孩子們包粽子迎端午,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永安市各級文明單位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走基層·送溫暖”活動,為奮戰在工作第一線的干部員工及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士、貧困戶送去慰問金、粽子等禮物。福建義工俱樂部龍巖分會組織40名義工包了1000多個粽子送個6個敬老院的約500位老人。長汀縣結合“進千家門解萬戶憂”活動,組織2萬多名黨員干部志愿者下基層、轉作風、解民憂,發放28000余張干群“民心卡”,組織各類志愿者到敬老院、社會福利院,送上節日的慰問和祝福,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貧困家庭等送慰問金、粽子等禮物,和他們共度端午佳節。武平縣電信公司、計生服務指導站、郵政局、環保局、人事局等部門的志愿者結合部門職能,深入敬老院、社區、鎮村、困難家庭等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全縣掀起了開展“三關愛”志愿服務的熱潮,營造了文明祥和的節日氛圍。古田縣各級文明單位(村鎮)開展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困難家庭等志愿服務,為特殊群體送去節日慰問,增進鄰里親情,促進人際和諧。屏南縣積極組織志愿者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開展送衛生、送文化、送科技活動,慰問看望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貧困戶、留守兒童、殘疾人等送慰問金、粽子等禮物,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