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報訊(記者 孫燦芬)時值8月,第三度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的泉州,正在全力以赴迎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記者昨日了解到,為做好各項測評迎檢工作,我市自加壓力,對35類單位和場所分門別類進行細化,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排查整改到位。
記者了解到,這35類單位和場所分別為:街道辦事處、社區、老城區街巷、新建城區街巷、公園、大型公園綠地、公共廣場、主干道、非主干道、主要交通路口、主要商業大街、大型商場(超市)、集貿市場(1000平方米以上)、公交車總站、長途汽車客運站、火車站、市(區)政務大廳、道德講堂、志愿者網站、志愿者集中植樹地點、體育場館或體育中心、城市水源地、建筑工地或農民工集中居住地、網站[含所有本市(直轄市城區)開辦的政府網站、主要新聞網站、精神文明建設網站以及與未成年人工作相關的網站]、市(城區)屬報紙和期刊、學校、鄉村學校少年宮、心理健康輔導站、助殘服務聯系點、餐飲服務單位(包括學校、企業、機關食堂)、網吧、出租汽車、賓館酒店、旅游景點、公廁,每一類單位和場所都細化到工作要求、環境要求、秩序要求等創建文明城市所必需的要素和細節。
其中,市(區)政務大廳必須公開收費項目,設有禁煙標識,無吸煙現象,有高效的投訴處理機制;建筑工地或農民工集中居住地要求施工現場四周設置圍墻或圍擋,外腳手架張掛密目式安全網,開展關愛農民工志愿服務活動,為農民工排憂解難,此外建筑工地職工宿舍每間居住人員不得超過16人,床鋪不得超過兩層,嚴禁使用通鋪;城市水源地所在管理部門要在周邊劃定志愿者開展“保護山川河流”志愿服務活動區域,并提供給志愿者開展包括義務植樹活動,認領花草、養綠護綠活動,水源地周邊清潔活動,護林巡邏活動,不文明行為勸導活動等在內的志愿服務項目;公共廁所必須免費使用,專人保潔,能正常使用無障礙設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