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屏南縣政府了解到,屏南白水洋·鴛鴦溪旅游區,通過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驗收,升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這意味閩東旅游產業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成為閩東旅游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旅游業在“山海交響”中悄然奏響序曲,躍升為閩東經濟新增長點。
近年來,寧德市以打造“海西東北翼特色文化和生態旅游基地”與“‘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為旅游發展的戰略目標,旅游產業全面升級,生機盎然:2011年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832.85萬次,比增22.3%,旅游收入63.06億元,比增24.8%,收入增幅全省第三。今年1至7月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607.97萬次,比增23.28%,旅游收入48.64億元,比增 30.2 %。旅游總收入占全市GDP份額已上升到8%。
依山傍水的閩東,已經描繪出一幅“驢友乘風踏浪拍好景,游客游山玩水唱山歌”的和諧畫卷。
以人為本 人景和諧謀發展
以人為本的發展旅游業,應有兩個內涵:游客與風景和諧共融,本土居民與景區和諧共生。
在人景共融方面,打造動情的鯉魚溪和美妙的霍童溪生態旅游區都是成功案例,而如何實現居民與景區和諧共生,也是發展寧德市旅游長期關注的問題。
2008年以來,寧德市大力實施“鄉村旅游5155計劃”,全市先后開展福建省旅游名鎮名村、工農業旅游示范點、農家樂、水鄉漁村等創建活動。全市共有9個鄉鎮、19個行政村開展了旅游名鎮名村創建活動,其中福安葡萄溝、桃園山莊和古田溪發電廠三家被評為全省工農業旅游示范點;蕉城上金貝畬族文化村和福安溪塔村葡萄溝被列為全省鄉村旅游示范點;周寧鯉魚溪、屏南京華農社、古田翠屏湖、福鼎小白鷺水鄉漁村、霞浦縣楊家溪水鄉漁村、霞浦縣高羅水鄉漁村、屏南縣鴛鴦溪湖水鄉漁村成為我省“水鄉漁村”旅游點,寧德市旅游產品進一步豐富。鄉村旅游發展吸納了農村多余勞動力就業,促進了農村經濟增長、農民增收。
尊重游客體驗是旅游發展的生命力所在,而解決百姓生計問題,實現與景區的共同發展則是旅游發展的核心議題。在“十二五”期間,寧德市始終將旅游業的發展和提高居民收入結合在一起,堅持鄉村旅游富民的發展道路。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