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俱全 產業鏈全面升級
旅游業是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的綜合性朝陽產業,產業的升級應該包含旅游品牌的樹立、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服務品質的提高等方面。回望“十一五”,立足“十二五”,寧德市旅游業發展在上述各個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
吃,通過積極挖掘,閩東一系列的特產品牌形成了閩東特色的飲食文化。福安穆陽線面、水蜜桃,紅茶坦洋工夫,福鼎白茶,等都逐步走向規模化的道路,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同時,閩東正努力打造“美食天堂”品牌,做到“一縣一桌菜”,縣縣有特色。
住,針對不同層次消費者,小到家庭旅館、大到五星級酒店,寧德市的旅游接待能力和住宿條件水平都在以很高的速度豐富和完善。目前,寧德市共有星級酒店27家,星級鄉村旅游點5個,水鄉漁村11 家,森林人家15家,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2個。
行,交通網絡進一步的完善,除了寧武高速、合福高鐵、京臺高速等交通網絡完工或加快建設,一些景區的交通建設也熱火朝天地展開。交通運力方面,現有旅游車(船)企業7家,共有旅游車輛113部(3212座),旅游船只73艘(1270座),具備年接待游客800-1000萬人次的能力。
游,寧德市已擁有“寧德世界地質公園”與“閩東北親水游”兩大國內知名品牌;白水洋景區2004年起被列為我省十大旅游精品之一,和太姥山雙雙入選我省十佳旅游目的地;周寧鯉魚溪還以“年代最久遠的鯉魚溪”躋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崳山島成為全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已開發了世界地質公園1個,國家農業觀光旅游示范點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個,省級風景名勝區6個,A級景區9 個,其中,5A級1個,4A級2個,3A級3個,2A級3個。
異彩紛呈 文化多樣共繁榮
沒有文化的旅游是蒼白的。閩東旅游不僅自然景觀奇特,民族風情、民間手工、戲曲也獨具特色,各種文化相織交匯、異彩紛呈。
古田陳靖姑文化節、柘榮馬仙文化節、福安三月三民俗節等等的成功舉辦,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不僅立足本土,還情牽兩岸,成為展示閩東歷史人文的重要平臺,而柘榮剪紙、剪刀,盈盛號、珍華堂畬族手工藝品也成為傳播閩東文化的特有載體。
根據《寧德市“十二五”旅游發展專項規劃》,在“十二五”旅游發展期間,要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作為總體戰略目標,其2011-2012階段性目標是2012年預計以24%增長率增長,旅游人數達到1047萬人次,新增出境組團旅行社5家,新增國家級導游400人;新增5A級景區1-2家,4A級景區2家;旅游集團公司1家。
在一系列政策扶持和科學規劃下,閩東的旅游產業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閩東日報見習記者 張文奎)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