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社區矯正工作推進會。
用“情”感化 人文關懷遍及特殊人群
對于社區矯正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在基層司法行政工作者眼里,有時候挽救的對象不僅僅是一個人,同時需要幫助的還有他的親人和家庭。
秉持這樣的理念,思明區司法局堅持“特殊人群無小事”原則,定期上門家訪,與社區矯正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用實際行動幫助他們盡快回歸社會。
張明(化名)曾有一個幸福的家庭。1999年,張明在朋友的慫恿下開始吸毒,第一次從戒毒所強制戒毒出來后,張明又復吸了。第二次被送進戒毒所后,張明的妻子離家出走,年幼的女兒只能靠親戚接濟生活。
再次從戒毒所出來后,社區幫教人員主動找上門,讓張明下定決心戒斷毒品,并為他解決家庭生活上的困難。在愛心行動的感召下,解決了家庭后顧之憂的張明更堅定決心,因為在戒毒治療上表現優異,他還得到了街道的獎勵。
張明的例子是思明區眾多接受社區幫教人員的一個縮影,相關部門付出的努力遠不止如此。思明區司法局在落實特殊人群管理上一直遵循著“三幫”政策——
一,幫解決技能培訓。建立“思明區啟航就業技能培訓中心”,先后組織106人次社區矯正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參加勞動技能培訓。
二,幫解決落實就業。建立、完善社會特殊人群就業服務制度,為社會特殊人群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技能培訓前和培訓后的配套服務。幾年來,思明區先后有191名刑釋解教人員走上自食其力道路。開元司法所與大科機械有限公司成立了“如愿就業幫扶基地”,鷺江司法所與品冠園海鮮酒樓成立了“鷺江街道刑釋解教人員回歸驛站”,幫助社會特殊人群解決就業問題。
三,幫解決生活困難。積極協助符合條件的社會特殊人群申請“低保”、申請街道的困難補助金、向街道“愛心超市”申領生活必需品、申請廉租房等,為符合條件的社會特殊人群提供法律援助。2007年以來,共有188名暫時無法就業、家庭生活困難的刑釋解教人員和社區矯正人員按城區最低生活保障獲得救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8-30泉州社區矯正工作隊伍 三舉措助特殊人群回歸
- 2012-02-24榕實施“文化低保工程” 特殊人群樂享文化大餐
- 2011-01-31晉江檢察院加強對特殊人群的幫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