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聚集了全縣90%的學生
陳文滔介紹,隨著大城關戰略的深入實施,德化城鄉經濟發展方式、發展水平、發展階段不同,除中心集鎮,其他鄉鎮經濟實體不多,于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到城區就學的數量飆升。目前,縣城實際能容納的學位數是1.3萬-1.5萬,但卻要承載包含縣城學生、農村學生以及外省學生總共2.7萬的生源數,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這樣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少班級出現了超大班。
目前,全縣94.96%的幼兒、89.97%的小學生、84.92%的初中生、93.84%的高中生在城區就學,導致城區學校班生額居高不下。幼兒園班生額平均近50人,小學超過55人、初中超過60人,而其實班標準為學前30人/班、小學45人/班、初中50人/班。
為了滿足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就學需要,城區部分中小學因擴班需要已擠占專用教室,還有1700名小學生和1100名初中生在臨時過渡用房上課。
不缺教師缺硬件
為了滿足大量涌入縣城就讀的學生潮,2006年開始,德化教育部門一直在努力開拓。以今年為例,新增了鵬祥幼兒園、潯中中心幼兒園、城東幼兒園和三班第二中心幼兒園等四所幼兒園,按一所幼兒園可安排340人就讀的規范要求,可解決1360名幼兒的入園難問題。此外,小學方面增加了龍潯中心小學潯南分校,已經電腦派位安排了一年級10個班的生源數。初中方面,則是復辦了八中初中部,新辦了鵬祥中學,兩個學校初一年級各開了六個班,暫時安排每班51人的班生數。
這樣增加后,德化縣城現有11所公辦幼兒園,6所公辦小學。即便這樣,“目前的情況與老百姓期待的還有差距。”陳文滔說,縣城學校的建設速度遠遠比不上務工人員進城的速度。以幼兒園來說,目前11所公辦幼兒園可以解決大約5000多名幼兒的入園問題,但是這種情況下,還有4000多名幼兒只能就讀民辦幼兒園。
教育資源如此緊張,是否表示師資力量也很緊張呢?陳文滔表示,現在教師不缺,缺的是學校和教室等硬件,還有資金。德化城鄉生源的不均衡發展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目前教育部門唯一能做的就是盡一切努力去滿足學齡孩子的入學需要。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