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歷史街區保持原貌不拆建 專家建議"申遺" 2012-09-04 08:21?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
在許多老廈門人的眼中,騎樓、深巷、叫賣聲……才是原汁原味的廈門。 |
騎樓上古樸典雅的裝飾,見證了騎樓昔日的風光。
拆與不拆爭論 騎樓群幸運留存
廈門的騎樓群是幸運的,在高樓不斷拔地而起的時代,在政府及各界的呼吁和保護下,得以完整保存。然而,它們也曾遭遇尷尬。
2006年,廈門騎樓密集區——營平片區改造方案出爐,按照當時的規劃,在中山路附近的營平片區將建10多幢高層建筑,僅廈門總工會舊址、竹樹腳禮拜堂、大清廈門郵政樓等7幢建筑受到保護,其余大多將拆除重建。方案一出立刻引來爭議,在不少人眼中,有著百年歷史的騎樓如果因城市改造而被拆除,是對廈門城市文脈的嚴重破壞。在多方阻力下,改造被叫停。
2008年,廈門舊城改造邁出實質性步伐,營平片區再度被聚焦。2010年重點建設項目中,舊城改造的片區有廈港片區、曾厝垵片區、西郭片區和將軍祠西片區,營平片區盡管不在其中,卻依舊一度成為各界爭論的焦點。
2010年5月5日,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帶領市規劃局、建設局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對大同路、開元路、升平路、鎮邦路等騎樓密集區進行實地考察,提出大同路、開元路等沿線的騎樓建筑,是廈門歷史、人文、民俗的濃縮,要作為歷史傳承的集中區域打造,核心精神是“保護”,不要改變或拆除,并盡可能地恢復。
此次考察,對騎樓密集片區確立了以保護為核心的精神,其后更提出了“保持風貌、保持特色”、“防止盲目求新,盡量留空保舊”的新思路。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