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此時,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在廈門上空傳誦:9月2日晚,一位來廈的失意青年,在環島路海邊吞下大量的安眠藥準備自殺之前,給新聞廣播打進了熱線,訴說了自己的苦悶之情。電臺主持人耐心傾聽之后,一邊安慰他別做傻事,一邊采取積極措施尋找他。經過記者、警方、熱心市民近百人漏夜的不懈努力,終于成功地挽救了一條年輕的生命。
也曾聽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在美國紐約,年輕的醫生邁克在去年的圣誕前夜,乘坐飛機想趕回洛杉磯的家里,要和家人一起過節。但在萬米高空,飛機遇上了機械故障,機組人員甚至讓乘客們都寫好了遺書。幸運的是,故障最終被排除了。當邁克經歷了大悲、大喜之后,一進家門,就向家人講起了空中驚魂的一幕。可是,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沉浸在節日的濃厚氛圍里,根本沒有理會他在說著什么。失望之余,邁克竟選擇了最古老的方式,把自己吊死在后花園里。
與無人傾聽、抑郁而死的邁克相比,這位來廈的失意青年無疑是幸運的。因為,在他最苦悶的時候,還有人在傾聽他的訴說,在為他排憂解難,化解他心靈的郁悶與不快,甚至還將他從死亡線邊拉了回來。這,就是一種真心的關愛,這一種關愛叫傾聽。
在我們的生活中,城市的喧囂、工作上的壓力,都會給我們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會使我們的心靈感到些許疲憊與苦悶。于是,我們總希望能找到一處靜謐的空間,能找到一個關愛我們的知心愛人或好友,來一訴自己的煩惱。而他(她)也能始終微笑著,在認真地傾聽著,讓我們心底復雜成結的心緒慢慢釋放,直至也露出久違的笑容。即使在我們獲得成功,有天大的喜事之時,我們也希望能有人一起分享這份巨大的喜悅,一起流出激動的淚水。
狄斯里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大自然賦予我們兩只耳朵,卻只有一張嘴。這是否在暗示我們,上帝只希望我們講出聽到的一半?如果每個人都能像上帝希望的那樣,多去關愛他人,多去傾聽他人的心聲,這世上也許會減少許多的紛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03永定縣“三助”行動關愛未成年人
- 2012-08-31武夷山市醫保中心:落實優惠政策 關愛特殊群體
- 2012-08-31當“關愛”變成一種習慣
- 2012-08-31當“關愛”變成一種習慣
- 2012-08-31詔安積極開展“關愛殘疾兒童,愛心助殘”活動
- 2012-08-31“三關愛”志愿服務將愛傳遍你我
- 2012-08-30“關愛生命文明出行”微博大賽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