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臺商投資區的駱先生意外接到當地公安分局的報警回訪電話。在民警的引導下,駱先生在電話中就前幾天民警出警是否及時、著裝是否規范、處警態度是否文明、處警結果是否滿意等進行了評價。“報警求助后,警方再回訪,類似的社會管理舉措拓寬了警務監督渠道,真正拉近了警民之間的距離。”駱先生贊道。
并不算新詞的“社會管理”,從沒像今天這樣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共鳴。
一段時間來,各級各部門從群眾身邊的社會事務做起,從百姓最關心的社會保障和民生事業做起,創出了百姓社會生活的種種新氣象。企業白領張韻愛逛街,她能說出不少百姓日常出行中的“創新事”:“出門前,可以通過泉州公交實時到站信息查詢系統查詢公交車到站時間,節省了等車時間;上車后,公交車夏天全程清涼,無須多付空調費;逛街游玩時,輕輕松松找到打掃整潔、免費開放的新公廁……”點滴便民服務集結“成片”,讓市民感覺泉州城市生活越來越舒心。
針對困難群眾看病難問題,泉州市全面推行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醫療保險,群眾產生的醫療費用在醫院收費窗口即時結算。今年起,民政部門推行的城鄉醫療臨時救助制度也實行“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現已有9個縣(市、區)實現即時結算服務。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也積極穩妥推進。7月1日起,在泉州市普通中學具有正式學籍且連續就讀滿2年以上(含2年)、現就學泉州市普通中學高中部的學生,經審核可將戶口遷入就讀學校學生集體戶,從戶籍上解決了來泉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升學問題。泉州市還將推行來泉務工人員居住證制度,憑一本《居住證》,來泉人員可享受包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就業培訓、住房等方面的25項市民待遇。
而從6月1日起,泉州市推行的第四輪行政審批改革也給群眾社會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其中,取消市級行政審批項目20個,下放縣(市、區)的行政審批事權31個大項59個小項,改為即辦件41個小項等。41個可現場辦結的即辦件中,共有32個住房公積金相關事項由原來的3個工作日辦結改為即辦件,涉及繳存登記、提取業務、逐月還貸等,受益人群廣泛。
□本報記者 陳淑華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