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將"變臉" 助推輿論生態改良
http://www.caoliu14.com?2012-09-28 15:35? 張薇?來源:光明網
我來說兩句
據多家媒體報道,9月22日,央視在2012年節目資源推介會上宣布,明年《新聞聯播》將會加大民生和國際新聞的報道量,在選題和編排上將突破以往的模式化報道,以百姓視角和故事化的表達方式,為觀眾帶來更多的民生新聞。
改版消息傳出后,引發人們熱議,在新浪微博上有關這一話題的轉發量超過千萬。支持者表示,這是央視為適應新媒體環境作出的改變,能夠以此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但也有人認為,《新聞聯播》作為一檔新聞節目,更像是一個符號,就算增加了民生和國際新聞的報道量,如果不改變其固有的“發布秩序”或“新聞定律”,其30多年來形成的播報模式將不可能被打破。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興媒體以其快速、便捷、普及的特點,擠壓著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傳統媒體,特別是傳統官方媒體如何在新媒體時代高瞻遠矚、求新求變,成為其能否進一步擴大傳播影響力的關鍵。最近一段時間,《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就以親民、清新的表達方式,贏得了眾多網民的積極反應和廣泛好評,為傳統官方媒體的創新求變做出了表率。
而央視《新聞聯播》自1978年創辦至今,已走過三十幾個年頭,承載著國人太多的記憶,每天晚上7點的定時守候,已成為許多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過節目,人們見證著社會與時代的變遷。然而一直以來,《新聞聯播》的報道模式較為單一,形式也較為嚴肅刻板,遭到許多觀眾的詬病,改版迫在眉睫。
業界專家普遍表示,由于《新聞聯播》特殊的媒體屬性和定位,無論怎么改版,節目總體基調都不太可能發生實質性的改變。但調整新聞播出的時間長度,報道角度,更多地貼近社會民生,進一步將話語權向民眾意愿傾斜,對于簡明扼要、可看性較強的國際新聞增加報道比重,都是順應觀眾需求的有效舉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7-13央視《新聞聯播》播出 “福州托舉哥”事跡
- 2011-06-098日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播發消息 聚焦海西建設提速
- 2011-05-04“2歲看新聞聯播”現代版“傷仲永”
- 2011-03-21《新聞聯播》透露:閩森林覆蓋率連續9年全國第一
- 2011-01-20老漢等雇主半月 “缺錢不缺德”上新聞聯播(圖)
- 2010-08-09《新聞聯播》播出莆仙戲演現代文明小戲活動的新聞
- 2010-07-05央視《新聞聯播》昨播出:福建迅速啟動災后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