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幫孩子占網坑沒有?”近段時間來,“占網坑”成了不少父母樂此不疲的事,一些80后年輕父母樂于為自己的孩子開微博、掛QQ。有家長甚至已經幫未出世的孩子將QQ等級刷至太陽級別,微博粉絲也在逐日攀升。
提前張羅“社交網”
夫妻倆接力掛QQ
家住鴻鑫苑的小吳,他家才半歲的孩子的QQ等級就已達到一個太陽。原來,其妻子做孕前檢查時,就為孩子申請了一個QQ號,還取好網名“快樂小寶”,現在一年多過去了,QQ已經被掛到太陽級別。
“我每天起床就會開電腦掛QQ,我妻子也會一塊幫忙掛QQ。”小吳指著坐在小推車上的兒子說道。據了解,小吳寶寶的QQ上已經有三十多個好友,除了家人,還有小吳的朋友、同事為他們子女申請的QQ。小吳認為提前給寶寶申請QQ并為他加好友,不僅可以提前為孩子建立社交關系網,添上許多“潛在”的玩伴,也可以培養獨生子女“合群”的性格。
“你看,這是我同事女兒的號,他女兒大我寶寶兩個月,那個是我朋友寶寶的號……”小吳說著邊打開好友資料,邊展示他們的網名或照片。“等孩子會上網后,就可以將QQ號作為禮物移交給他。而且那時QQ級別就很高了,肯定會讓他的小伙伴羨慕的!”小吳妻子補充道。
孩子沒出生
微博粉絲已近百人
在鶴峰社區居住的小陳已經懷孕4個月,可她為孩子注冊的微博粉絲就已經近百人了!
“我每天都為孩子更新微博,因為他(她)還在肚子里,我經常發表一些育兒常識以及我想對孩子說的話發在微博上。”小陳打開微博網頁往下拉,一邊評論孩子好友的微博,一邊轉發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記者對著小陳瀏覽的網頁仔細一瞧,別看她的寶寶沒出世,微博的內容可不少,單單微博新鮮事已達數十頁,而最近更新的一條上寫著“寶寶,媽媽今天講的‘小貓釣魚’的故事好聽嗎?”原來,小陳每天都堅持為肚子里的寶貝做胎教,而講故事是她最經常做的事。
除了微博,小陳未出生的寶寶還有MSN、QQ賬號,小陳隔三差五就會往QQ空間上寫日志,圖文并茂地記錄寶寶出生前的細節,當遇上寶寶未來的“朋友”留言時,她也會逐一回復,為孩子先打好“朋友基礎”。“我生活圈子里許多朋友都提前給孩子注冊QQ、微博賬號等,這樣今后孩子才不會落伍。”小陳興奮地描述,“從小為孩子記錄成長故事也能夠增進我們今后的親情,讓孩子更了解自己和家庭。雖然不確定今后的孩子是否還玩微博和使用QQ,但提前為他們做好一切準備總是好的。”
專家說法:
“成長禮物”不必患得患失
隨著網絡的普及,QQ、MSN和微博等已經成為市民們生活中重要的溝通工具。心理專家表示,準父母給未來的寶寶申請QQ賬號,體現了他們即將為人父母的興奮,這也是一種搶先關注孩子未來道路的行為,就如家長們所想的:孩子在以后會擁有讓同齡人羨慕的QQ,微博等將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等。
但是,父母在關愛孩子未來社交的同時,也要注意適度。家長給孩子申請QQ號、微博賬號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強與孩子的互動和親子關系,但若帶著攀比的心理,認為孩子覺得孩子的QQ號、微博比較高級而有面子,不僅不利于將來孩子的成長,還可能使孩子不能正確認識網絡。此外,心理專家指出,家長可以提前為孩子“占網坑”,但是也要注意順應孩子的生活軌道,若強制為孩子設計未來生活的“坑”,不一定符合他們未來的心理成長。而且,過早的擁有太多網絡賬號,還可能讓孩子對網絡有自豪感和迷戀感,容易使其過早沉迷網絡。
(曾潔)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