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所長"就要退休 難舍公廁"芳鄰"三年送餐情
一些惆悵,些許不舍,一種親情
說起這對夫婦,老林一個勁地贊賞,“他們可好心了,上門給五保戶開鎖不收錢,幫我修拖鞋也不拿錢,配鑰匙也收得比別人少”。
“老許,這把壞掉的傘給你,零件或許有用。”厝邊陳奶奶被夫婦倆感動,常把一些舊零件給夫婦倆,“很不容易,他們自己也不好過”。
陳奶奶說得沒錯,許細尾夫婦倆一個月的收入不足千元,女兒還在上學,家中還有89歲的老人。一開始,老林心里過意不去,買了米給送去,還打算交些伙食費,可夫婦倆說什么也不要。老林的兒女一來看父親,就會去攤子前謝謝夫婦倆,可是要給錢,夫婦倆就不樂意了。
“我們當子女的不在他身邊,有這樣的好人幫忙照顧,不是一聲謝謝就能表達內心的感激。”老林的女兒說。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老林覺得和這一家人的情感越來越深厚??墒牵蛱斓倪@頓午飯,他吃得有些惆悵。
市環衛處擔心老林年紀大了,今日或許會派人來頂替老林的工作,但現在的老林,愈發不想走了。
老林說,華安老家,孩子們把房子修好了,很漂亮,可是他卻更喜歡現在這個小小的方寸地。
“心里難受,很舍不得,不要回去了,我們繼續煮給你吃。”許細尾跟老林說。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