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上絲綢之路、三坊七巷被列入世遺預備名單
http://www.caoliu14.com?2012-11-23 08:42? ?來源:福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三坊七巷
核心提示:
三坊七巷是一處延續千年的城市中心居住區,其街巷格局是中國傳統坊巷制度的延續與發展,保存完好的街區形態是中國古代城市住區肌理和城市景觀的突出例證。這片源于里坊制度發展而來的城市居住空間,是歷代士人階層聚居生活的場所,生動地展現出這一階層的生活狀態,清晰地表達出這一階層共有的家國理想和個體對道德修養的追求,以及他們對其他階層的強烈影響。
被譽為“里坊制度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館”
三坊七巷是從唐代延續至今的城市住區,遺產范圍南起安泰河,北至楊橋路,東到八一七路,西抵安泰河。三坊七巷以南后街沿街商鋪為南北主軸線,西側有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三坊”,東側有楊橋巷(路)、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路)“七巷”,另有許多交錯曲折的小巷散布其中。現存歷史遺存分布面積約為40公頃。
三坊七巷在晉朝奠定了坊巷的雛形,唐末三坊七巷的格局已經形成。到明清時期,三坊七巷發展到了鼎盛時期。至今,三坊七巷完整地保留了唐末、五代、宋元、明清時期的傳統格局。
三坊七巷歷史遺存、相關文獻及考古資料均表明,三坊七巷從晉唐形成相對獨立且完整的街區以來,一直是福州城內士大夫、富紳之家的聚居地。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有序的街巷格局及豐富的住區功能。
在上千年的時間里,三坊七巷內名人輩出,有大學者、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藝術家等。三坊七巷的名人數量與歷史地位在晚清、民國走向輝煌,涌現出大量對當時社會乃至日后中國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同時,清至民國相繼出現了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旭、林紓、林覺民等中國近現代史上有重要影響的人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11-19鼓浪嶼躋身"世遺預備名單" 福建另有四項目入選
- 2012-07-03南安蔡氏古民居申報世遺預備名錄 專家實地考察
- 2012-06-18世遺中國預備名單檢查組來福州 評估三坊七巷申遺
- 2012-06-11鼓浪嶼索道啟動拆除工作 為申報世遺掃除障礙
- 2012-04-12鼓浪嶼申遺迎來大考 力爭進"中國世遺預備名單"
- 2012-02-13柘榮:世遺文化唱“春歌” 文化“造人”大合唱
- 2011-12-14海上絲路木拱廊橋 閩與外省“抱團”申世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