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聚集茶攤探討傳統婚俗 21日下午,20多名市民聚集在臺江高橋支路一個傳統茶攤,發起主題為福州傳統婚俗的討論。“攀講”過程中,市民紛紛講述自己親歷的、聽說過的福州地區罕見婚俗。 主持過數百場婚禮的資深喜娘林沁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婚俗,她說印象最深的是閩侯縣的“梁上懸褲”婚俗。林沁回憶說,這種婚俗出現在閩侯上街鎮,女兒出嫁時,娘家人會在房屋正廳的主梁上掛起一條嶄新的男式西褲。原來,因為褲與庫在福州方言中是諧音,這條褲子象征著娘家人的“財庫”。 市民林平說,幾年前他在閩侯縣荊溪鎮參加這樣一場婚禮:女兒出嫁時,喜娘讓她撐一把傘,然后不斷往傘上撒谷子,撒一次唱一句,唱詞的內容主要是回顧父母對她的養育之恩,提醒她出嫁后不能忘記報答父母的恩情。新娘子被喜娘的唱詞感動,想起父母多年的照料與呵護,當場落淚。“這是當地的哭嫁風俗,新娘子離開娘家時,哭得越厲害越好,表示她非常孝順娘家長輩。” 市民林灼官說,福州閩江沿岸曾經有一些船上人家,他們的婚俗更加奇特,而且都在水上進行。有些船上人家,在女兒出嫁前三天,會在船上吟唱一些傳統民謠,后來慢慢演變為一種哭嫁習俗,目的也是讓新娘子不忘娘家恩情。船上人家大多比較拮據,沒錢在岸上大擺酒宴,于是在自家船上釀制青紅酒,與過往船只上的人們分享。 長期研究福州民俗的陳奮隼則與大家分享了福州傳統婚俗中的重要環節——“六禮”。“六禮”中比較有意思的是“納征”這個環節,“納征”通常是指女方家人接收了男方家的聘禮后,回贈禮品的一種禮儀。這些禮品中,包括被當成喜茶的茉莉花茶、口袋里裝現金的嶄新男褲、襪子等。陳奮隼說,因為福州方言中“茶葉”和“文靜”發音相近,因此送喜茶表示新娘子文靜賢淑;口袋里裝著現金的男褲則代表“金銀庫”,祝愿新郎發財;送襪子也是一種祝福,有健康長壽之意。 (福州晚報記者 王楊林/文 葉誠/攝) |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