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口播二:咱們福建省的石獅市,是全國有名的本地人口與外來人口倒掛的城市。來自五湖四海的外來工在這里創業,支撐起了這個城市發展的“半壁江山”。而外來工子女在教育方面則成了這個城市的大問題:一是外來工子女長期跟隨父母四處奔波,很難得到穩定的教育;二是大部分父母的文化程度較低,當子女接受更高教育時,他們無能為力進行輔導;三是父母平時都忙于工作,對孩子疏于管教。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為農民工子女開辦義務輔導站就應運而生。
13.【采訪陳如:最早我們是在這個(蚶江派出所)洪窟警務室先成立支教的點,從這個點延伸到比如厝仔比如說邊防派出所那邊其它三個點包括支教孩子學校的領導,包括家長也好,對我們支教的成果是非常認可的】
14.目前,石獅市為農民工子女開辦的免費輔導班有三個,每個都是由所在地的警務室提供場所,閩南理工學院的志愿者負責義務家教。5年來共累計開班400多期,為流動人口子女提供1.7萬多人次免費家教,成為漂泊在外的外來工子女周末一個溫暖而親切的“不尋常的家”。每逢周末,這里不僅有朗朗的讀書聲,也有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15.【同期接送孩子的家長:就是她學習成績不好啊,再學一下語文,每次回家寫作業什么都不會】【同期接送孩子的家長:讓她學習進步一點這些老師可以補習一下 作業不懂的教下 以前不喜歡寫的字 現在也懂得了】
16.作為這個家教服務隊的負責人,陳如已經是第五任的隊長了。兩年的支教經歷,她收獲了作為一名志愿者的快樂,也同樣有著一些遺憾。
17.【采訪陳如:072334 最初說實在我只是為了參加志愿者,但是到后來 跟孩子們接觸 就發現 我自己在孩子的心態對待他們,072037 困難就是可能孩子和老師的流動性太大了,比如孩子畢業了,要么家長回老家 又或者這個學期想過來 下個學期又不想過來我們就很難跟蹤性長期的指導。】
18. 作為義務家教的老師,陳如希望自己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長,但是過去,輔導班里有些家長并不關心孩子的學業和成長,來了幾次,孩子就沒有來了,這樣她也無法在及時地為這些孩子補缺補漏,所以她很注意從孩子那里打聽他們的家庭情況,只要條件允許,她都會盡可能地親自登門走訪。
19. 陳如的輔導班里有一對兄妹姚亮和姚潔。當陳如聽說他們父母因為工作忙,沒時間來接他們,就主動送兄妹倆回家。兄妹倆的家在一所工廠的員工宿舍。因為父母經常加班,他們從小就學會了照顧自己。在陳如她們看來,這里的條件有些簡陋,但兄妹倆卻很樂觀。
20.【同期陳如:吃飯也就是基本上,因為父母上班時間比較長,回來哥哥做飯給妹妹吃,所以說今天過來輔導班也了解到這個情況,也就想過來多跟父母多溝通一下多照顧一下他們的生活】
【同期:爸爸在哪里告訴我,是在工作嗎?哦爸爸在工作。這是你兩個孩子,我們是閩南理工青年志愿者,今天正好第一次過來,從其他同學那里了解了一下,你也比較忙】【平常多關心下兒子女兒的學習,在哪方面薄弱告訴我們,可以幫他輔導哪些方面,在他薄弱的地方我們可以幫他加強一點】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