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辦好實事求滿意,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我們要始終堅持把公共資源、新增財力、工作力量更多地向改善民生傾斜,堅持民生優先,每年興辦10件實事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使城鄉群眾直接分享創建成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一是切實提高人民群眾收入。建立有利于提高勞動報酬的職工工資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努力使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全面提高人民群眾收入水平,力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深化就業體制和相關制度改革,建立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實現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就業結構比較合理,勞動關系比較和諧的就業新格局。 二是切實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大教育投入,優化辦學條件,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造職業教育品牌;全力推進“做優四中、做強六中、提升七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切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力爭實現“教育強縣”目標。加快文化體育廣電事業改革和發展,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不斷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和婦幼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綜合能力。完善人口計生工作長效機制,全力穩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推進計劃生育群眾自治。三是切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使全體社會成員都能享有基本社會保障。以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和基本醫療為重點,完善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城鄉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不斷改善人民群眾住房條件。完善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發展殘疾人事業、老齡事業、社會慈善和福利事業。四是切實辦好惠民利民實事。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切實把新增財力更多地用于為民辦實事辦好事上,每年精心篩選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優先安排惠民利民的重大民生項目,做到年年都給群眾一個驚喜。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的推進落實機制,切實辦好每件好事實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受益面最廣的問題,讓群眾真正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使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邵武市委書記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