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的文化價值將對整個社會發(fā)揮出更大的浸潤與教化作用。而以文化符號形象出現的雷鋒,也必然會更為當下的大眾心理所接受
有的人說現在學雷鋒有些不切實際,也有的人說雷鋒精神只是理想化的存在,還有人認為雷鋒的事跡中很多已經不適合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做了只會被當成“傻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看法都不無道理,雷鋒的確是生活在50年前的時空下,他所做的好事也是與50年前的社會條件相適應的。不過,這些看法同時也錯誤地把雷鋒單一化、模式化了,事實上,雷鋒精神之所以珍貴,在于具有一種豐富的、宏觀的意義,而并非具體而微地局限于某些行為之上。人們之所以會產生類似的想法,正是因為雷鋒精神的當代價值,或者說雷鋒精神的文化意涵仍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雷鋒不是某一個時代的符號,對雷鋒精神的理解,要從道德的層面和文化的層面出發(fā)。當人們對雷鋒的形象、事跡已經有了十分深刻的記憶之后,今天的社會更需要一個具有文化符號意義的雷鋒。雷鋒精神的文化價值將對整個社會發(fā)揮出更大的浸潤與教化作用。而以文化符號形象出現的雷鋒,也必然會更為當下的大眾心理所接受。
每年的3月5日都會掀起紀念雷鋒的高潮,不過,學習雷鋒并不僅僅是一日之事,讓雷鋒精神深入社會也不可能憑一日之功。如何讓學習雷鋒日常化,是近年來引發(fā)頗多討論的一個話題。李晨認為,要做到學習雷鋒日常化,首先要使雷鋒的形象更親切、更生動,尤其是要讓青年們愿意認識雷鋒、了解雷鋒,進而以雷鋒為效仿的對象。的確,“80后”、“90后”已經逐漸成長為社會的文化主體,他們是在互聯網時代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新青年,對道德準則、人際關系、價值理念的理解與上幾代人完全不同,而他們的心理塑造將會對未來中國的發(fā)展產生深刻影響。因此,要弘揚雷鋒精神,要號召向雷鋒學習,就應當尋找一個有效途徑,使雷鋒能夠與當代青年人的文化心理相溝通,從而真正對他們產生影響。
李晨說:“我們紀念雷鋒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作報告、開研討會、道德實踐,或者通過拍攝影視作品來宣傳雷鋒。這些方式都是很必要的,也能夠產生很好的效果。不過,我認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還應該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新、更活的傳播雷鋒精神的方式。 ”他建議,多讓青少年參與交流雷鋒思想的研討活動,多讓青少年表達對雷鋒的認識和理解,“我出生于1963年,是‘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的同齡人,雷鋒對于我們那代人來說,就像是一個夢,很神圣,也很遙遠。現在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孩子大概不會有我這樣的感受,他們眼中的雷鋒究竟是什么樣的呢?他們覺得雷鋒最吸引他們的是什么呢?好像很少有人認真去觀察和研究這些問題。我認為,了解他們的想法,對雷鋒精神的傳承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他還提出,應該進一步開發(fā)雷鋒的文化衍生品,“有關雷鋒的影視作品和動畫作品拍了一些,但是,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創(chuàng)意都需要繼續(xù)加強,可以做得更好、更生動、更適合當下的大眾文化心理。在不扭曲、不篡改雷鋒形象和雷鋒精神的基礎上,還可以設計推出雷鋒式的玩偶、雷鋒式的服裝等等。作為一個文化符號,雷鋒真的可以更生動一些。”(記者王研)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2-28老外學雷鋒是一面鏡子
- 2013-02-27遼寧發(fā)現雷鋒留言手跡:為了完成黨的事業(yè) 我留幾句話
- 2013-02-20與時俱進學雷鋒 關于新時期開展學雷鋒活動思考
- 2013-02-19關于開展第二屆福建省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先進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
- 2013-02-19雷鋒精神在福建:好人幫好人 溫情撒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