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污染
昨日,廈門市環保局發布的空氣質量指數(AQI)有部分時段出現中度污染,這是廈門自今年1月1日開始發布AQI指數以來,首次出現中度污染。不過,由于AQI指數當中的PM2.5指數取的是發布時刻起往前推算24小時的平均值,因此,昨天的AQI指數出現中度污染,實際上是受前天PM2.5濃度較高影響,平均值被拉高了。
晨報訊(記者 錢玲玲)昨日,廈門市環保局發布的空氣質量指數(AQI)有部分時段出現中度污染,這也是廈門自今年1月1日開始發布AQI指數以來首次出現中度污染。
按照空氣質量指數(AQI)的分級標準,空氣質量分六級,當AQI數值為0—50時為一級優,51—100為二級良,101—150為三級輕度污染,151—200為四級中度污染,200—300為五級重度污染,300以上為六級嚴重污染。
昨天出現的中度污染并非是全市性的,只有湖里監測點在部分時段達到中度污染級別。到昨天下午3點以后,湖里監測點的AQI數值有所下降,空氣質量級別逐步降至三級輕度污染。
除了湖里監測點外,昨日其余兩個監測點———鼓浪嶼和洪文的監測數據基本處于三級輕度污染級別。
從AQI指數看,昨天廈門地區的空氣質量似乎是今年以來最差的,實則不然。
從前天開始,廈門地區出現大霧天氣,污染物擴散條件不好,導致本地空氣質量惡化。于是,從前天開始,廈門地區的PM2.5濃度加重,甚至一度攀升至165微克/立方米,比國家二級標準限值(75微克/立方米)高出一倍多。
記者從廈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了解到,按照國家標準,用于計算空氣質量指數(AQI)的PM2.5濃度取的是24小時滑動平均值,并非每小時平均值。也就是說,市民在廈門市環保局網站上看到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當中的PM2.5指數,取的是發布時刻起往前推算24小時的平均值,因此,昨天空氣質量指數(AQI)出現的中度污染和輕度污染實際上是受前天PM2.5濃度較高的影響,平均值被拉高了。也就是說,今年以來空氣質量最差的日子,實際上是前天。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