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泉州女杰:歷史選擇她們 自有歷史的理由
http://www.caoliu14.com?2013-03-08 10:03?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閃亮瞬間:
舒婷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縱橫于中國的詩壇,曾被稱為“崛起的詩群”中的代表,因而引起爭論。她和同代人顧城、北島、梁小斌等,在中國詩壇上掀起了一股“朦朧詩”大潮。與顧城一起,還有“南舒北顧”之稱。
1979年,舒婷開始在民間刊物《今天》發表詩作,同年在《詩刊》正式發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藝》編輯部對她的作品展開近一年討論,討論涉及新詩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1981年調到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后來成為中國作協理事,中國作協福建分會副主席。
舒婷的丈夫陳仲義是泉州南安人,出版過多部現代詩學專著。舒婷與陳仲義夫婦總是被大家關注,他們兩人并不是總坐在一起或走在一起,有時也相隔幾米,各自和朋友說話,但不論是出現在哪里,舒婷和陳仲義之間總有一種關照,一種難以察覺但一定存在的關照。有一次參加大會快要結束時,在丈夫陳仲義上臺做頒獎總結發言時,舒婷才從包里掏出了相機,為他拍照;在數十位學生拿著本子圍著舒婷索要簽名時,陳仲義先生則悄悄拎著妻子的包,站在人群外耐心等待,索要簽名的學生走了一撥又一撥,舒婷從會場內簽到會場外,然后,兩人一起上車離開。“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雖然沒有朗誦這首舒婷筆下的愛情詩,但他們彼此奉行著那“一株木棉”的責任——默默地屹立在彼此身邊。
■故土情緣:
舒婷出身書香世家,是泉州西街舊館驛一個名門望族的后裔。深厚家學淵源的熏陶,給天資聰慧的她帶來了早慧,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喜愛寫作和參加朗誦會。
舒婷對故鄉泉州有著很深沉的情結,著有散文《籍貫在泉州》。文中寫道:“我的祖宅位于泉州城內的舊館驛,面對古老的東西塔……如果說廈門是我家鄉,那么泉州正是我的故鄉,在漫長的種族遷移,它是離我最近的一座風雪驛站……此生,我的籍貫是泉州。”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