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同期聲(老奶奶):我這個碗一直漏,一直漏。春節又到了,來補一補。這是三家人的,都是碗,我媳婦有三個啊。她們沒空來,我老了,哪舍得扔掉。年輕人,這個不要,那個不要。我們老人家,從前很苦的,這個(補補)可以用就用,是不是啊。平時你這樣子一個碗去買要多少錢?一塊五。
15、南鋁志愿者服務隊 志愿者 王曉凡:說實話,可能我們買工具的錢,比他們花的還多。那這個值得嗎?因為很多東西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特別是)奉獻精神,社會上不可能所有的東西都用金錢來衡量的。
16、同期聲(王崇義):這個斷掉怎么弄啊。這個斷掉,要先焊起來,再用鐵線重新綁起來。只要它這里能夠受力就行。這個表面一定要擦干凈,不擦干凈的話,焊不牢。
17、配音:隊長王崇義是這些志愿者當中最忙碌的一個。因為參加類似的志愿服務多了,積累的經驗也最豐富。
18、同期聲(王崇義):刮這個邊角的時候,用這個刀片會更好,直接這樣子刮。是在這里,還是這里?這兩個方向都要。你用刀片把它刮掉。然后用焊錫把它焊起來。因為它這個是鐵的,我們就用焊錫把它焊起來。就是這圈嗎?這里先焊完,然后看看會不會漏,不漏后,再看看其它地方。這樣用刀片刮更好刮。
19、主持人:在志愿服務的現場,村民們拿來修修補補的,大都是澆菜用的水壺、家用的鍋碗瓢盆之類的日常用品,稱不上是值錢的東西。可是正因為這些商品本身的價值不高,所以拿到修理店去修補,從實用經濟的角度來說,那肯定是劃不來的,這也是南鋁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深受村民歡迎的原因。那么,作為這項志愿活動的發起人王崇義,當初為什么會選擇這項服務呢?
20、配音:王崇義是南平鋁業鋁電解公司綜管部的副經理。2002年,他被推選擔任南鋁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的隊長。在他的帶領下,南鋁志愿者們每月都會開展各種形式的志愿活動。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王崇義發現,每次在社區開展的家電維修服務,是最受居民的歡迎。
21、南鋁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隊長 志愿者 王崇義:比如一件小電器,里面就是一點點東西壞了,然后修理店拆開,他的開機費,各個方面,說實在的費用也很高,丟掉的話,確實很可惜。(其實)可能就只是里面一個線路斷掉,我們把它重新焊接一下,就好了。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我覺得這么做的話,也是對社會資源這一塊的保護。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