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掃惡俗行為不斷 有人掃墓時燒“小姐”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03 15:50? 夏涵?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與其清明大辦 不如在世多盡孝
對于清明的商業色彩漸濃,網絡上的討論聲音也很熱烈,有人認為,祭拜祖先、寄托哀思的節日和商業活動聯系在一起,顯得“不夠嚴肅”,還有人犀利指責那些用奇葩祭品祭奠先人的行為屬于“生前不孝、死了胡鬧”。
縱觀當下,祭掃的方式在不斷推陳出新,清明祭掃傳統該如何面對這些變化、國人又應如何盡孝?引人思考。
民政部近日發布了5項公墓服務行業標準,并且規范了公墓單位可供應的文明祭掃用品種類。而在此前,也有一些省份開始推廣“無火掃墓、鮮花祭奠”,還有一些無法回家掃墓的網民在網上設立靈堂,在線點香、寄托哀思。
“感覺太虛幻、太虛擬。”雖然自認是資深網民,但夏增民也表示無法接受網絡祭奠,“還不如在家里擺上親人的照片,致以哀思,同樣很好。”他認為,有條件到墓地致思最好,清明時節,在古代,除了祭掃,還有春游踏青的效果,但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遙致哀思。
“清明回家掃墓是個傳統”,夏學鑾指出,但集中在清明掃墓也容易造成擁擠和不方便,如果實在距離遙遠,“網上點香、栽樹、鮮花祭奠……現在有很多新的(祭掃)方式。”他還表示,孝心應該是常年都有所表現,不一定非得到這一天才能思念,也不一定非要到清明才能去掃墓。
而蘇州市民政局和蘇州市殯葬協會曾發布的一份《文明祭掃倡議》或許能為現代人帶來一些啟示。這份《倡議》鼓勵市民選擇綠色節地的殯葬方式來安葬親人,并認為子女在老人死后借喪葬活動之機擺闊氣、講排場,不如趁在世時應多孝敬,讓其老有所養。(記者夏涵)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4-23鯉城區開展“我們的節日o清明節”系列活動
- 2013-04-16廈門達人歷時三年 在銅板上雕出《清明上河圖》
- 2013-04-16清明期間宏福園接待20多萬人次 綠色祭祀成風尚
- 2013-04-12省中華職教社開展清明節祭奠革命先烈活動
- 2013-04-10石獅開展“我們的節日 清明”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