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厚養薄葬”觀念漸入人心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03 15:59? ?來源:新華網山西頻道
我來說兩句
正文:
【解說】在我國傳統觀念中講究入土為安、逝者為大,“厚葬”體現了對逝去親人的尊重,如果喪事不隆重,出殯規格低會被眾人指責為“不肖子孫”,是否“厚葬”成了衡量中國人對父母盡孝與否的一個重要道德標桿,幾千年來這種觀念根深蒂固。
但是,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以及社會大力倡導“文明祭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親人健在時的幸福感,“厚養薄葬”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觀念。
【同期】雙塔陵園志愿者 程渝媛
在父母去世以后,你對他的厚葬,自己心里也會覺得不安,還不如在父母生前的時候多陪一陪父母,多給父母買一些東西,也許是簡單的一個電話,一句問候,都會讓父母感到很欣慰。
【解說】在記者的采訪中,祭奠掃墓的群眾每每提及逝去的父母,總是熱淚盈眶,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表露無遺。
【同期】祭掃群眾 李芳蓮:
個人肯定是工作忙,不能經常回家,但是作為父母現在也不是說是需要錢呀啥的,最主要的就是經常回家看看,所以大人就覺得挺滿足的。父母在世的時候,每一個兒女都應該盡自己的孝心,這比那個那啥(厚葬)肯定要好的多,別到時候總覺得,一說起來心里頭特別后悔,留下遺憾。
【解說】清明時節既是祭奠故人,也是啟迪生者,與其讓父母死后風光,子女們不如趁父母在世時,常回家看看,多一份噓寒問暖,多一份拳拳孝心。
新華社記者趙陽太原報道。(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4-23鯉城區開展“我們的節日o清明節”系列活動
- 2013-04-16廈門達人歷時三年 在銅板上雕出《清明上河圖》
- 2013-04-16清明期間宏福園接待20多萬人次 綠色祭祀成風尚
- 2013-04-12省中華職教社開展清明節祭奠革命先烈活動
- 2013-04-10石獅開展“我們的節日 清明”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