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5日訊(記者 李玉燕 繆欣蕓 實習生 劉巍/文 陸軍航/圖)作為現代“守墓人”,江師傅不用像古代一樣守著墓地,因為室外墓地24小時有設備進行監控。對他而言,主要的工作是管理好各骨灰室和地下公墓,與數萬個骨灰盒打交道,守護一個個沉睡的靈魂。因此,他們也叫“骨灰室管理員”。
每周一次到火葬場接骨灰
4月1日,早上6點左右。當大多數人都還在沉睡的時候,江師傅就起床了。6:50左右,江師傅出門了,前往指定的地點等待開往天馬山殯儀館的通勤車。這天是周一,每周的這個時候,江師傅都要去天馬山火葬場,將上一周剛火化的骨灰盒領回薛嶺陵園。
8:00左右,車子抵達天馬山。走進火葬場,江師傅首先要做的是和等在那里的火葬場工作人員進行交接:核對亡者信息、清點骨灰盒數量等……
上周共有43名逝者的骨灰要存放進薛嶺陵園。用手推車將骨灰盒推出來后,江師傅要親自將一個個逝者的骨灰盒抱到車上,運回薛嶺。
運回薛嶺后,江師傅還要將骨灰盒一一抱到籮筐里,用扁擔將新來的骨灰盒挑上去,送進骨灰樓。
在骨灰樓內,江師傅要把新來的骨灰盒一一檢查核對,然后分類放入對應編號的骨灰室、骨灰架,或送進骨灰長廊壁穴、地下公墓等。
以前常常是自己嚇自己
“第一次到骨灰室,門一開,我倒吸了一口冷氣。”江師傅說,當時他面前是2000多個密密麻麻的骨灰盒,整齊地擺在四個頂到天花板的架子上。每個骨灰盒上都有一張一寸的照片。站在架子前,上千張照片像上千張臉齊刷刷看著他,著實讓他冒了一身冷汗。
1973年出生的江師傅,大學讀的是食品加工專業。他從前很難想象,自己會來到墓園、會做這樣一份工作。
由于工作的需要,江師傅經常一個人在骨灰樓一呆幾個小時。“說實話,開始的時候一個人不太敢進骨灰室,”江師傅說,“早期也常常自己嚇到自己,尤其是打雷下雨的時候,一個人呆在骨灰室,每一次打雷,都是一種考驗,心驚膽戰。”
現在,江師傅已經慢慢習慣。目前,薛嶺陵園負責骨灰室管理工作的,只有江師傅和另一位同事。上周日是祭掃高峰,江師傅一個人在骨灰室里加班到晚上八九點,唯一的感覺就是“忙”,心中已沒有了先前那份害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4-03八旬農民為34名無名烈士守墓65載
- 2013-04-01守墓人:說不害怕 那是假的 換骨灰罐是個技術活
- 2011-04-2285歲農民為23位烈士守墓63年 當年親手安葬(圖)
- 2011-03-31河北省開展“尋訪革命烈士守墓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