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新文化報》報道:長春老人突發(fā)腦梗塞摔倒,178人無視跨過。老人躺在地上,人事不省,如果你在現(xiàn)場,是上前施救,還是跨過老人身體離開?5日,這一幕發(fā)生在長春市大馬路與東三道街交會處財神大廈2樓的市場里,當來來往往的數(shù)十名路人冷漠地跨過老人身體離開時,一名白衣女子留了下來,她用紙殼為老人墊起頭部,守在老人身旁不斷安慰,指揮行人為老人讓出空間,直到120急救人員趕到。
道德之扶,已經(jīng)討論了很長一段時間。小悅悅事件之前,其實早已經(jīng)有了類似的案例,這些案例可謂比比皆是,拿出任何一件都足以令國人汗顏。而彭宇案則似乎是老生常談,想避開都難。筆者要說的是,作為道德正能量,伸手是“一”,跨過是“負數(shù)”。
伸手是“一”,誰都懂的道理,現(xiàn)實當中敢不敢攙扶一次倒地的老人?
數(shù)日之前筆者巧遇一件老人倒地的同類事件,不過長春倒地老人在室內市場,筆者所遇在露天集市。老者同樣均拄拐杖,年齡相仿,約在八十歲之上。筆者所遇老人倒地后側倒在路邊,就在筆者即近身旁。老人倒地后臉面著地,血流不止,給以紙巾揩面,立即詢問需不需要找醫(yī)生送醫(yī)院,老人示意不用。然后筆者與同樣在旁的一位婦女將老人攙扶至商戶提供的馬扎之上。老人表示等其保姆來再回家養(yǎng)傷。
之所以舉一個這樣的例子,是說同樣的事情會在所有人身上翻版,或者是當事傷者,或者是救人行人。如果人人首先想到被訛被詐被欺騙,則道德將無法再循環(huán)出正能量,只能永遠是一個道德黑洞,吞噬所有正常人的善良良心道義仁德,將社會風氣變成一潭死水。與筆者同時出手者一女士,招呼老人問候傷情者兩人,并沒有感覺孤單,也沒有拍照取證的必要。長春“白衣美女”同樣沒有先取手機取證,也沒有查對《救助指南》該不該拿紙殼墊頭部,一切均遵循道德之善,這恐怕才算最本真的道德,最有效的救助方式。
放大“不扶”,會造成“道德黑洞”,讓一切正能量白費;反思“不扶”而不棄正道正德正能量,才會使國人回歸民族尊老愛幼、扶危濟困之傳統(tǒng)。最最關鍵的,是人人做“一”,而不做“負數(shù)”。(李振忠)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4-02“臺灣溫暖哥”紀名揚:一伸手 便是春天
- 2012-05-22發(fā)現(xiàn)更多愛心媽媽 大家協(xié)力伸手這座城市溫暖增
- 2012-02-06愛的伸手:血濃于水的奉獻
- 2011-12-30身懷5月孕婦山西街頭肚痛難忍 公安副局長伸手援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