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走在十字路口的閩菜傳承 2013-04-09 10:25?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一代代傳下來的閩菜文化,要如何傳承好、發揚好?這是許多人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
像做文化一樣做閩菜 吳旭濤 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閩菜發展至今,卻走到了“十字路口”:在川菜、湘菜等外地菜系的犀利進攻之下,閩菜節節后退,若不重視起來,有所作為,市場被“蠶食”事小,丟了老祖宗的“傳家寶”事大。 閩菜又不僅僅是一道菜,它已然成為融入人們生活中的一種文化。 既然是文化,那么閩菜就不僅僅只跟鍋碗瓢盆打交道了,我們應該像做文化那樣做閩菜。 文化傳承需要人,也需要載體。我們大可以設立閩菜文化博物館之類的場館,使之成為宣傳閩菜文化的基地。目前成都、杭州都已建成川菜、杭幫菜博物館,重慶也在重點規劃建設美食博覽館,閩菜也應該擁有這樣的“載體”,甚至可以把閩菜文化與曇石山文化、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福州民俗文化結合展示,提升閩菜文化品位。我們還可以在城市以及區縣規劃建設特色突出、文化濃郁、風格各異的市級美食特色街,讓閩菜文化與大眾親密接觸。 文化的活力來自于創新。閩菜好不好,關鍵看色香味。以前交通不便,各菜系之間交流不多,大眾可選的不多,所以閩菜自然而然成為本地獨一無二的菜系;但隨著交通的便利、人口的流動、各家菜開始“串門”,大眾可選的余地當然多起來,口味也自然“挑”起來。閩菜該做的,是在吸收好傳統的基礎上,做好創新,跟上大眾口味的變化。 當然,閩菜的傳承和發展,更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關心和重視。有了政府的重視,加上民間的鼓舞、商業團體的自我努力,相信閩菜文化定能一代代輝煌下去。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