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日報道,英國政府已承認,各家各戶為了回收利用而辛苦分類的上千萬噸家庭垃圾正被運往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其中大部分最終進了填埋場。
我們習慣把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成為“南北差距”,而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經濟發(fā)展方面,還表現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F代工業(yè)文明帶來生產力的巨大進步,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環(huán)境污染。保護環(huán)境,已成為各個國家的共識。
誰希望自家的菜園成為別人的糞坑?可是實際情況是發(fā)展中國家已經成了發(fā)達國家轉移垃圾的處理場。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主要還是經濟原因。發(fā)達國家由于經濟實力強盛,就有轉移污染的資本;發(fā)展中國家由于經濟發(fā)展落后,只能咬牙接受轉移污染的陣痛。真要追求責任,恐怕也不是發(fā)達國家的全責,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發(fā)展中國家也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為什么英國轉移給我們舊輪胎,而傾倒給西非電視和電腦。一是因為我國對重污染廢舊物引進的限制。據查,電視、電腦中有300多種對人類有害的化學原料及重金屬物質,而舊輪胎的污染相對要小些;二是因為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對二次原料的需求量較大。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攀升,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也采取了一些處置“洋垃圾”的舉措,但這些還遠遠不夠。不少人會覺得英國還有點紳士風度,承認傾倒到國外的垃圾包括運往中國的舊輪胎和最終運到了西非的廢棄電視和電腦,且要求各地政務委員會提高回收程序的質量,并核查承包商是如何處理垃圾的。但僅靠發(fā)達國家去督查承包商是如何處理垃圾來管理洋垃圾,無異于要求供貨商去決定買家處理貨物的方式和途徑,簡直是太不靠譜的事情。只有國家和政府健全洋垃圾進口及處理的有關法律和機制,加大對直接填埋洋垃圾商家的懲罰力度,才能減少洋垃圾對環(huán)境的污染,提高二次利用率,最終變廢為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3-31告別車窗垃圾 小事從我做起
- 2013-03-21呼市“垃圾村” 居民稱約兩千人共用一個免費廁所
- 2013-03-14沒了人為破壞 金山一昔日垃圾山變身天然綠地
- 2013-03-11福州海關將打擊“洋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