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動人消除叔侄矛盾
30次走訪化解婚姻糾紛
建房糾紛在農村最常見,也最尖銳。“寸土必爭??!”“琰叔”這樣形容。
令他感到最有成就的就是成功化解此類矛盾。兩個月前,鄰村的一家叔侄倆建房時,為一條排水溝的經過,雙方互不讓步,一場惡斗一觸即發,有關親屬請“琰叔”出面,他迅速趕到現場?!袄婵上嘧?,親情無處買”,又是講情又是說理,在“琰叔”的耐心調解下,叔侄都放下手中的利器,握手言和。
“婚姻調解在農村也是比較常見的。”“琰叔”回憶稱,有一對男女還沒領結婚證,先按當地的婚俗辦了喜酒。沒想到幾天后,女方帶著6萬多元的聘禮消失了。男方因此要求對方家屬全額返還禮金。然而,女方家庭并不寬裕,而且已用部分禮金償還債務,還籌辦了一些婚禮用品,表示無法接受男方提出的要求??赡蟹郊彝ヒ膊粚捲?,突然“人財兩失”,他們也覺得虧大了。雙方各不退讓,事情一直拖著。為了解真實情況,“琰叔”每次都得騎著摩托車到雙方家里說理,一趟路程就要20多分鐘,有些山路還坑坑洼洼。這起糾結了將近一年的糾紛,在“琰叔”前前后后三十多次的走訪下,終于有了結果,女方退還所有禮金。
自學法律傳授村民
不斷總結調解技巧
處理的糾紛多了,“琰叔”漸漸意識到法律知識的重要性,他平時不斷努力學習各項法律知識,“把法律知識傳授給村民,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在“琰叔”的辦公場所里,墻上貼了不少法律宣傳畫報等,供來訪的村民閱讀。
除此之外,“琰叔”還認真記錄每一起糾紛發生的時間、事由、調解過程及結果等。多年來,他總結出了作為一名農村調解員所必須要具備的調解技巧:對待矛盾雙方要熱情,一定要細心、耐心地聽講,然后再從法律和情理方面給予耐心說理。
有了經驗和技巧,“琰叔”調解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曾經在兩年時間里,解決歷史遺留的80多起糾紛。2005年,他被評為福建省優秀調解員。2011年,坑仔口鎮成立了社會管理服務點,“琰叔”還被聘為聯絡員。去年,他被市綜治委評為“泉州市人民調解能手”。如今,“琰叔”的工作點里每天都會有人前來咨詢相關問題,其他村的村民也慕名而來,請求他幫忙解決糾紛。
“我只是熱愛調解這份工作,想要多做一些善事,希望能夠為他人服務。”“琰叔”說,只要他身體條件允許,只要政府和人民有需要,他就會將調解事業進行到底。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