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紅燈過馬路違法!”近日,杭州、北京、南京、柳州等地紛紛對“中國式過馬路”亮“罰單”,引來“叫好聲”一片。與此同時,處罰難度大、執法成本高,重拳整治陷入“兩難”窘境。行人“闖紅燈”依舊“我行我素”,交通頑疾如何根治?相關專家認為,需要優化信號燈設置,完善城市道路規劃,通過綜合施治,緩解人、車“爭路”矛盾。(4月14日,新華網)
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部分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說白了就是行人集體闖紅燈,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交通秩序,而且對行人本身來說也存在一定的危險,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并造成對行人的傷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行為的產生和存在不是突然出現的,有其發生和發展的過程。要終結中國式過馬路,需要對行人的違法行為進行制止,更需要對道路交通進行綜合治理。
中國式過馬路的產生,有其客觀原因。近些年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道路的建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機動車數量的快速增加卻超出了道路的承載能力,交通擁堵問題成為了困擾城市發展的瓶頸問題。中國式過馬路,不僅僅是一個行人違法的問題,而是行人與機動車爭奪馬路權益的問題。有的地方馬路過寬一個信號燈根本走不完,有些機動車輛右轉不避讓行人,有些路信號燈時間設置不盡合理導致行人長時間等待,等等。
要終結中國式過馬路,要從交通擁堵進行綜合治理入手,保證行人的馬路權益。首先,應該通過有效的投入和合理的設計,增加一些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以在最小的投入改善公共交通設施。其次,通過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來減小道路面臨的通行壓力,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有效減輕城市道路的擁堵壓力。再次,通過提高交通管理的水平,挖掘城市道路的潛力,提高通行效率。最后,要宣傳教育與制止違法行為相結合,通過循序漸進的治理最終終結“中國式過馬路”。
終結“中國式過馬路”,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也希望在對這種違法治理的過程相關部門和干部積極為民解憂,釋放出更多的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凝聚更多的力量!(王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4-18過馬路的秩序可以更美
- 2013-04-18廈門擬開罰"中國式過馬路" 屢勸不改的將被罰10元
- 2013-04-17外地開罰單整治"中國式過馬路" 廈門第一單"難"
- 2013-04-17街頭藝術告誡市民向“中國式過馬路”說不
- 2013-04-16目擊"中國式過馬路":電動車沒有紅綠燈 只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