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太陽能路燈落戶鄉間 環境在改變村民收入增加了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23 15:53?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6.5米的太陽能路燈格外引人注目(黃開遠/攝)
搞產業 拓展增收新渠道
盞盞路燈亮起,照亮了村道,也讓村民們的心里亮堂起來。“以前出門才能賺大錢,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辦到。”37歲的蘇秀云此前一直在廈門打工,孩子在念書,家里只剩下年邁的公公、婆婆。而這樣的生活在去年6月得以改變——回到村里的服裝加工廠工作,“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還可以到廠里加加班,有路燈晚點回去也沒有關系”。
無工不富。黃開遠告訴記者,盛富村以前沒有任何加工業,村財收入無源、村民增收無門。通過自籌資金、自行聯系業務,服裝廠在2011年春節前順利開辦。走進加工廠車間,幾十臺平車整齊排開,機器聲隆隆,工人們正在趕制訂單。“實行不低于沿海地區的工資標準,工人工資最高的達4000元,一般熟練工可以拿到2000多元。”讓黃開遠更為看重的是,能夠讓家庭婦女找到工作,又能照顧家庭。
“立足村落分散的實際,在具備條件的角落設立4個服裝加工點,工人也可根據需要,選擇任何一個加工點工作,并自行安排上下班時間。”廠長鐘金志介紹,外出工作的工人紛紛返鄉,員工也由初期的18人發展到80多人,月加工服裝近萬件,惠及100多戶家庭,且每年帶來10多萬的村財收入。
“除了工資外,去外地打工主要是為了孩子教育。現在在家門口上班,心里反而更踏實。”蘇秀云的踏實不僅來自不出遠門能掙到同樣的錢,更來自孩子的教育問題也得以解決。據了解,為了促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該村成立了教育促進會,村頭的盛富小學進行了活動場所拓寬、邊坡治理等,目前綜合樓新建等一系列工程也在加緊進行。盛富小學辦學環境將得到大大的改善。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