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企業使用生物環保燃料 福建口岸首次進口棕櫚殼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27 15:38? 謝玉妹?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4月27日訊(通訊員 莊洪濤 張莊熠 本網記者 謝玉妹)4月23日,泉州檢驗檢疫局在石湖港區對1批來自印尼的重達8289.64噸,貨值66.32萬美元的棕櫚殼進行檢疫,這是福建口岸首次進口生物環保燃料棕櫚殼,將運往石獅市某漂染企業作為煤炭替代能源使用。
棕櫚樹為世界上產油最高的油料作物,主產區在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產量較大。棕櫚殼系棕櫚果取果仁提棕油后剩余的外殼,在殼曬干后不用經技術加工可直接燃燒,棕櫚殼燃燒時產生的熱值為4600-5000大卡/公斤,比一般的生物燃料要高,而其獨有的化學特性能減低室溫氣體排放,屬于生物環保燃料,而且價格每噸僅80美元,比煙煤價格還低10-15%。
在2005年之前棕櫚殼長期以來一直被遺棄,而2005年馬來西亞一水泥制造廠成功利用棕櫚殼作為生物燃料,與煤混合燃燒產生熱能,之后英國、荷蘭、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紛紛仿效,引進棕櫚殼混合煤一同燃燒提供熱能,以舒緩不斷上漲的燃料成本及減少炭排放量。由于棕櫚殼成本低廉經濟實惠,且排放對環境不造成負擔成為了企業節能減排之首選。
因棕櫚的加工工藝較簡單粗放,且棕櫚殼在加工后還需進行曝曬,存在有害生物二次侵染的風險。為此,泉州檢驗檢疫局對棕櫚殼進行檢疫,防止有害生物傳入,并實行大宗商品“部門聯動”協作機制,同步開展現場查驗、現場抽樣、鑒定、實驗室表層檢疫的監管方式,盡量縮短檢疫鑒定周期,做到快速檢疫、快速放行,力促棕櫚殼進口。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