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百年老宅”何以成震區“樓堅強”?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27 18:31? ?來源:馬鞍山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網上盛傳蘆山震中一座百年老宅無損傷,這座“張家大院”上下兩層,木瓦結構。與周圍民房倒塌不同,老宅除了屋脊上掉下幾頁瓦片外,其他幾乎完好無損。住宅內的7戶人家震后生活如常。這證明我國古建筑里有一些防震的好玩意,應該挖掘利用,其實這就是木結構契合式建筑的優勢。(《現代快報》4月25日)
雅安地震中“糟糕的建筑”是倒塌的6.09萬余間房,其中包括汶川地震后所建“8級抗震建筑”,地震中的死傷者大都因此受害。我們對此十分痛心和惋惜。這是為何“百年老宅”沒有倒掉?它依然挺立在災區,這是奇跡?還是一種愛好。
在有條件的地方,要鼓勵人們住“輕型木結構”房,不要一味以為鋼筋越粗越好,水泥越重越好,能隨著大地震搖而不倒的“輕型木結構”的確有很高的安全性。各國防震經驗也都證明,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筑在大震中較少造成人員傷亡。
這要求我們嚴格執行有關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和驗收的各項法規,這執法的手不僅要抓緊建筑的本身,更要延伸到每一種建材和每一項設計,都必須有人管,有人擔責。在這方面,國外好經驗很多,可以借鑒。但愿我們不要再用寶貴的生命注解“地震不會殺死人,殺死人的是糟糕的建筑”。
這一點是我們特別要學習的,因為我們在建筑防震上亟需“補課”和“還債”。最后還要依法對所轄建筑做一次細的梳理,看看抗震能力如何,特別是那些“糟糕的建筑”,不能再等了!(醉江南)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