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四川,雅安,廬山,4月20日8時02分,7.0級大地震肆虐了這一方土地。房屋坍塌、交通堵塞、通訊切斷、人員傷亡……這是一次破壞性的災難,也牽動了億萬國人的心。
蜀地多難、國人牽絆。五年前的5.12汶川8.0級大地震、4月20日的四川雅安7.0級強地震,災區人民承受了苦難、遭受了損失。2、12、28……132、156、186……這不僅僅是媒體報道的,在雅安地震中不斷上升的遇難人數,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人力在大自然面前顯得那么弱小,我們期盼著,廢墟之下仍有堅強的幸存者。可是,守望相助,我們可以驕傲的說,“人定勝天”,不到最后一刻,黨和人民決不放棄,只要有一絲希望、萬分之一的營救機會,都會盡全力營救。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李克強總理反復強調三點:一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二要盡可能減少死亡率、減輕傷殘率,三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我們看到的是:在第一時間,黨和國家在跟災難賽跑,人民軍隊在跟時間賽跑,分秒必爭的從廢墟中搶救出一批批被掩埋人員,集中力量救治了一批批傷員。我們看到,黨和國家始終將老百姓放在首位,人民子弟兵始終將人民放在心頭。
守望相助、雅安別哭。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第一時間,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都第一時間投入到救援搶險的戰斗中去。一批批救援物資被運往災區,滿足災民最緊急的需求;一雙雙溫暖的援手伸向災區,撫慰災區百姓的心靈;一批批武警戰士火速前往災區,不顧自身安危迅速施救;一份份飽含熱淚的捐款送往災區,為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出一分力……不論民族、職業、性別、年齡,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凝成了一股繩,只為災區人民早日回復正常生活。在互聯網上、微博上、QQ上、微信上,大家奔走相告、凝結力量,出謀劃策,災區人民需要什么,大家能為他們做什么、怎么做,所有國人的心與雅安人民緊緊相連。“祈福雅安”、“雅安加油”等貼文是網友最關注的熱帖。
多難興邦、眾志成城。“每一次歷史的災難,都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的”,恩格斯如是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則是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軍民魚水情更在這場生命大救援展現得淋漓盡致。眾志成城、其力斷金的合力被最大化地喚起,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暖流源泉般涌來。同樣被喚起的,還有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永不磨滅的人性的光芒和真愛。我們看到,小伙子用身體護住心上人、百歲老人為災區捐款、汶川的哥趕赴災區送水、母親為救兒犧牲自己……一樁樁、一件件感人的事跡,像潮水般涌現,“正能量”以幾何倍數增長。人間自有真情在,世間從來也不缺少真善美。
愛,不是一時一刻一地,地震這種突發時刻,喚起了我們的手足同胞情,在地震平息后,災民回歸正常生活軌道、災區重建還需要我們的關心與支持。放眼我們身邊,我們國家還有很多貧困地區、很多弱勢群體,同樣需要我們與之守望相助。我們中華民族兒女不僅僅能夠在災難時刻,與祖國、與同胞同呼吸、共命運,還要將之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對身邊人、身邊事的關愛之中,將這份守望相助的愛傳播四海、延續后代。 (向兢)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