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幕:半個小時的山路顛簸后?? 鄭孝增老人家)
同期:老伯,我們來了,我們來了。過來,過來這里,東西教你看一下,你下次會看得見。這是盆子,你拿去洗菜用,這個裝水,酒可以從這里倒出去。
香蕉拿去吃,水果拿去吃。這個吃了腸胃會好。
你自己拿去吃。
我有,我有。你先吃。
拖鞋穿一下,穿一下拖鞋,拖鞋拿去穿。剛剛好,能穿,能穿,正正好。我的眼光很不錯。
現在被套給你換一床。
鄭孝增老人今年已經60多歲,不但雙目失明,耳朵也聽不清。老人膝下無兒無女,僅靠村里每個月160元的低保補貼和鄰居的接濟過活。
采訪楊金云:那是08年夏天的時候,旁邊這位師傅(陳連國)他手機突然響了,接到一個電話,說萬巖鎮里面有一戶老人家里沒電了。我就很好奇,我就坐著他的摩托車進來。行動倒是自己都習慣了,變成常態化了。跟他溝通起來也比較難,耳朵又聽不見。然后大聲一點,又怕對他大聲講話(不禮貌)。
同期:今天沒燒開水?開水沒燒是不是?是昨天的開水是不是?
(字幕:陳師傅在檢查電路)
同期:勺子放在這里啊,筷子也放在這里啊,鹽在這里啊。洗衣服的肥皂放在這里,過來摸一下,這是洗衣服的啊,聞一下你就知道,兩種肥皂的區別。這是洗衣服的,這是洗澡的,你聞一下,你聞一下。這不要拿去藏在抽屜里,放在外面沒關系啊,沒關系啊。這是肥皂啊,就放在外面,我們平時都要洗的,都要洗的,不要放抽屜里。
采訪楊金云:他老人家都覺得這個東西很珍貴,其實我們覺得這很平常的東西,他就覺得很難得的。他唯一的就是一個抽屜,就是灶底下的一個抽屜,他把最重要的東西都藏在里面。
同期:現在煮一些蝦蛄,等下剝一下給他吃,因為他在山區都沒有吃過蝦蛄,怕他手會刺到。
這樣吃啊,會刺啊,很刺的。
能不能吃得來?好不好吃?
好吃。
好吃是嗎?
是。
我做,我來剝。
采訪鄰居:關心這個盲人老人,這個小妹很好。幫他做事情,幫他打掃、整理房間,整理得很清楚,很照顧這個盲人。
(畫面:老人為楊金云拉二胡)
采訪楊金云:他平常很少講話,唯一的愛好就是我們臨走的時候,都會給我們拉一段二胡。他心里很感激我們,但是不懂用言語表達出來。我感到我所做的這些很值得,很溫暖。?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