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每逢佳節穿漢服
http://www.caoliu14.com?2013-05-06 09:14? ?來源:東南快報
我來說兩句
漢服愛好者在福州文廟祭祀
在爭議中尋找漢服之美
衣冠于華夏,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
或許,這就是近幾年來,關于“復興漢服”的話題再度引發大眾關注的主要原因。漢服是否能代表中國的傳統服裝,漢服文化是否要傳承?這幾年,爭議不斷。
在“福建漢服天下”的會長鄭煒看來,漢服是無可取代的“中國之服”,因為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裝,是華夏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
“我就想不明白了,中國56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服飾,為什么漢族就不能擁有自己的傳統服飾呢?《左傳》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由此可知,我們華夏民族的名字就是從這華美的衣服而來。所以,‘復興漢服’并不僅僅是一件服裝的事,更是全中國人對于祖國五千年的信仰。”
然而在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教授包銘新看來,春秋戰國時期漢民族的概念還不清晰,漢族形成應在漢朝以后。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服飾,但漢族的服飾傳統被幾個大的歷史事件打斷,現在他們提倡的漢服,應該是使用了漢族在歷史上出現過的服飾元素,再為現代人設計的“新漢服”。而中華民族本身的文化就是一個融合過程,現代人穿的所謂的民族服裝嚴格意義上就是明清兩代的。
對于“新漢服”的概念,鄭煒明示自己完全不贊同,“我認為我們福建漢服天下所有會員現在穿的所有服裝都不是什么‘新漢服’,漢服式樣到周代逐漸完善,漢族傳統服飾可以用‘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來形容,飄逸靈動。而我們現在所穿的漢服,其實都保留了這些漢服最基本的元素,只是為了更加適應當今的社會所需,我們會做一些改良,但改良后的漢服還是漢服,絕不是什么‘新漢服’。”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