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園的發展一日比一日好,不少的投資商都特意跑到他的果園參觀
兩年后的今天,汪孝光再一次吸引了各方的目光,不僅因為他的果園逐年擴大,更重要的是,他培育了十多萬株蘋果盆栽,將原本種在地里的果樹栽進了花盆,成了不折不扣的南方“蘋果王”。
汪孝光的成功,讓他承包的荒山成了旅游景點,也讓附近不少村民找到了致富商機。借著“北果南種”的神秘色彩,短短兩年內,蘋果園附近已經先后冒出了多家“農家樂”和“度假屋”。
永泰“愚公”移蘋果五年
前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永泰縣大洋鎮的溪乾村,剛走進汪孝光的家,目光就被他家客廳上一面墻所吸引,墻上掛著大大小小的照片,都是汪孝光和領導、專家在果園內的合影。
汪孝光曾經是一名失足青年,24歲刑滿釋放后,先后到江西、北京等地承包建筑工地干活。2006年,他在北京認識了一位專業種植蘋果的朋友。
“他告訴我,有一種蘋果或許可以在南方種植。”汪孝光說,他在大山里長大,開荒種樹是強項。
2007年年初,汪孝光辭掉工作回到永泰老家,承包了187畝荒山,用了一年的時間,將荒山開墾成果園,第一批種下200棵蘋果樹,共十多個品種。
“2009年,第一次看到結出小果子,我眼淚都掉出來了。”汪孝光說,為了種蘋果,他傾盡所有的積蓄,還四處借了不少錢。
遺憾的是,由于后期養護不當,落果嚴重,到了收獲季節,滿山的果樹只剩下9個蘋果,汪孝光也因此欠下了一屁股債。村里很多人都勸他放棄,她妻子苦勸無果,也氣得回了娘家。
“就是這9個蘋果給了我信心。”汪孝光說,他總結發現,有幾個品種的果樹掛果率較高,而且長勢良好,他咬咬牙,一口氣又引進了2000多棵樹苗。
2010年,汪孝光在對比了上千棵果樹后發現,有不少果樹因為營養過剩,無法掛果,通過一番摸索后,他拿出了1000棵果樹做賭注,大膽地對果樹進行了樹干環剝,再加上生物藥劑。正是這次冒險的實驗,讓汪孝光的果園在2011年迎來了第一次大面積掛果。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