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泉港區:打好“大小算盤” 巧做養老文章
http://www.caoliu14.com?2013-05-08 17:12? ?來源:泉港區委文明辦
我來說兩句
存短板應注意補齊
據省民政廳福利慈善處負責人介紹,我省養老資源比較緊張,跟其他華東省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要想在今年內達到每千名老人擁有24張養老床位的目標,應該多開辟渠道拓展養老資源。這位負責人表示,泉港區的做法盤活了現有資源,投入少、見效快,值得借鑒。這種做法特別適用于貧困地區,可以有效填補其養老機構的空白。民政廳將在適當時機進行調研,推廣這種做法。據其介紹,目前霞浦縣和惠安縣都有利用閑置校園改建縣社會福利中心的想法。
閩南師范大學社會學系黃耀明教授認為,將農村閑置教育資源轉化為養老資源可以變廢為寶。校舍場地與建設形式同養老院的布局較為相似,改建為養老院的投入較少,還可以讓老年人在家鄉養老,減少其對養老院的心理疏離感。
廈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友琴和黃耀明提出進一步看法,認為這種模式也存在短板,應該注意多層次的養老需求,才能增強養老機構的吸引力。由于農村校舍陳舊、規模小,在其基礎上建設的養老機構層次較低,導致引入民間資本難、引進人才難,這將制約養老機構的服務品質。
他們建議,要發展多層次的養老服務,才能補齊這一模式的短板,其中,政府所起作用十分關鍵。政府應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在政府福利政策的框架內,讓民間專業機構管理養老院;政府應加大對養老機構的扶持力度,建設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政府應鼓勵更多的專業人才進入養老機構工作,提升養老機構的服務品質;政府應設置相關行業標準,引入更多有資質、服務好、社會評價高的專業養老企業;政府應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養老機構的監管,如建立養老機構年檢制度、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評估等。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