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 護患路上那些事
剛工作時,黃翠琴被分到內科。有一次,一位腎衰住院的中年男子平時不說話,一開口卻旁征博引,征服了全病房。黃翠琴很快注意到他,了解到無情的病魔突然來襲時,正是這位男子的事業巔峰期。他常常絕望地念叨:“反正我是個廢人了,我活不了幾天,你們不要管我了。”每當看到他的消沉以及他妻子無助的眼神,黃翠琴便陷入思索之中:除了給予他護理與照料,我還能為他做些什么呢?是的,精湛的醫術可以挽救生命,先進的治療儀器可以延續生命;精神上的生命又該如何救治呢?心理上的脆弱、痛苦甚至比軀體上的病痛更加可怕。
為了與他溝通,黃翠琴查閱了大量的心理學資料,尋找各種機會,耐心開導他。而他總是保持沉默,甚至不配合治療。黃翠琴沒有氣餒,一直鼓勵他,經常拿勵志的文章給他看,在醫生的治療和護士的精心護理下,他病情逐漸好轉,隨后轉入腎內科規范透析治療。轉科前,看到久違的笑容重新浮現在臉上,他的妻子激動地握住主治醫生和黃翠琴的手,不停道謝。2009年,她被評為“福建省優秀護士”,提到這份榮譽,她謙虛又靦腆:“只有更加努力,才能不辜負那些激勵我前進的前輩們!”
2011年,黃翠琴被調到肛腸科,肛腸科主要收治結直腸腫瘤、肛周疾病,如痔瘡、肛瘺、肛裂以及長期便秘的病人。剛到新科室,她跟著劉薇文護士長學習。有一次,一名長期便秘的病人由于大便長時間沒有排出,形成糞石,排出非常困難,劉薇文就親自動手把糞石從肛門里掏出來。看著護士長不怕臟不畏臭的舉動,她心中一股敬意油然而生:“護士長平時的孜孜教誨,真真切切地體現在她為病人所做的每件事情上。要牢記我們的工作對病人的重要性,沒有任何怨言,在思想上也從不排斥。”
堅持 以“四心”對待病人
和黃翠琴一樣,市中醫院肛腸科的護士們正在扮演著“生命守護者”角色。劉薇文告訴記者,中醫院主要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以病人為中心,以病人的需要作為護理目標,包括基礎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及用藥指導、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護理。”
在病房里,她們是病人的貼心人。劉薇文經常教導科室的年輕護士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我也希望醫務人員不但具有高超的技術,還具有高層次的文明,能以親切的笑容溫暖病人,以體貼的話語安慰病人,以精湛的醫技拯救病人,以高尚的醫德感動病人”、“假如我是病人,當我被病魔纏身,走入醫院時,我多么希望迎接我的是一張張親切、和藹的面容以及循循善誘、耐心解答、細心檢查的醫務人員。能讓我放心、安心,有信心將自己托付”、“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醫院如家一樣溫馨”……
即使今天是護士節,肛腸科的護士們也和往日一樣忙碌。打針、發藥、輸液、基礎護理。她們用真情付出贏得了病人的信任,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護理理念:對待病人要有“四心”——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