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好,壓力太大,福建漳州實驗中學的學生可到宣泄室去,戴上拳擊手套,對著假人一記左勾拳,再一記右勾拳揍人發泄。為了減輕同學們的壓力,增強高考信心,漳州實驗中學頗費心思,使用各種方法為學生減壓。(《海峽導報》5月11日)
設置開放式的宣泄室,安裝塑膠假人供學生毒罵痛打,發泄不滿,在轉移不良情緒、消除緊張心理等方面確實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這種表面上看似“合情合理”的情緒緩解,可能加劇學生的暴力傾向,助長偏激心理,其負面效應亟需引發學校和老師的關注。
由于應試教育引發的過大學習壓力和過重課業負擔,壓垮了不少孩子稚嫩的心靈,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以致校園暴力、離家出走甚至輕生自殺等各種偏激行為時有發生。面對這種現狀,采用合適的方法放松學生緊張壓抑的心理本無可非議,但如果靠惡言漫罵和拳打腳踢來宣泄,其效果很可能南轅北轍。
應該指出,學校畢竟不同于社會,高中學生也尚未完全達到心智成熟的地步,在缺乏較強辨別是非能力、具有較大可塑性的情況下,適合于成年人的行為治療方法未必可以簡單地套用在學生身上。當面臨高考倍感壓力之際,讓他們在宣泄室里對塑膠假人痛下殺手,重拳出擊,這種揍人泄憤的做法會不會增強浮躁、偏激甚至極端的心理傾向,導致暴力發泄的長期依賴呢?這不僅影響學生文明素質的培養,而且對他們的人際交往和性格形成都有害無益。
事實上,靠暴力宣泄來“以毒攻毒”,充其量只能算是心理減壓的最低層次,治標不治本,并非解決學生不良情緒的根本途徑。到宣泄室拳打腳踢一通,可能一時會感覺壓力舒緩、情緒痛快,但實際上暗藏的心理郁結和緊張情緒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給學生減壓最好的方法依然需要學校和老師“對癥下藥”,扭轉錯誤的育人觀念,減輕過重課業負擔,開展豐富文體活動,以多種途徑強化心理輔導和干預。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2-11廈總工會擬建"員工情緒宣泄室" 明年"5·1"投用
- 2010-10-29微博不是"私家痰盂" 就是宣泄也應有度
- 2010-07-12畢業生狂砸暖水瓶宣泄情緒 擾亂教學作息引爭議
- 2009-03-02心理宣泄室進校園合適嗎
- 2008-06-25道德監督還是暴力宣泄?社會譴責風暴背后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