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5月8日報道(記者 張杰 通訊員 馬斌 江浩洪)
鐘錦如是永定縣大溪鄉萬石村村民,他整天跑腿、磨嘴,走家串戶做工作,就是為了把村民共同期盼的“美麗鄉村”建好。
去年4月,萬石寸被龍巖市定為首批“美麗鄉村”示范點后,村里圍繞“具有客家田園原村風貌”的定位進行打造,新村建設村民理事會應運而生。理事會成員由鐘錦如等11位德高望重的年長村民組成,代表大多數村民的意愿行事。
“‘美麗鄉村’建設以村民為主角,需征得村民點頭同意!”作為理事會副會長,鐘錦如先從自家人入手做思想工作。
投資方想買下村里的土樓永源樓,把其改造為住宿點。作為樓主,鐘錦如給自家堂兄弟、樓內的其他7戶人家做工作,利弊一一講明。為維護大家的利益,他還多次同投資方談判,最終以130萬元價格成交,并要求投資方不得轉賣永源樓。
“最開始有少部分村民不理解,認為新村建設是拱手相送自家財產給開發商賺錢,為此還發生過過激行為。”鐘錦如告訴記者,為了爭取全部村民都同意,理事會提出“以和為貴”,由他們去做這些人的思想工作。經過多次努力,去年6月,村里召開兩場村民大會,全村124戶625人戶戶簽字同意。
然而,村民全部同意僅僅是第一步,更大的難題考慮著理事會:征地拆遷。
萬石新村建設需要征用土地和山林面積500多畝,拆除豬舍、廁所、烤煙房、空心房等有礙觀瞻的建筑物7800多平方米。在這一過程中,所有征遷物的丈量、測算都由物主、理事會成員和鄉政府工作人員三方共同參與、見證,補償款則采取當面簽字領取或直接打入村民存折的方式發放,不經過鄉政府,做到公開公平。
征地過程中,部分村民發出“為什么別人的田不征,偏偏征用我的田”的疑問,且提出置換耕地的要求。鐘錦如、鐘光輝、鐘志堅、鐘旺昌等理事會成員聽到后,一致同意用自己的耕地同他們交換。
不僅如此,按照新村規劃需要拆除房屋兩幢,其中一幢為理事會成員鐘廣安所有。當著大家的面,鐘廣安作出“我帶頭拆”的承諾。400多平方米的房屋拆除后,鐘廣安現借住在女婿家。
“他們為了新村建設寧愿犧牲自己的利益,我們哪還好意思阻撓建設呢?”一位曾提出置換耕地的田主說。
“按下葫蘆浮起瓢?!闭鞯夭疬w甫定,新的問題又來了。公路兩邊的房屋需進行立面和屋頂改造,但大多人都在觀望,怎么辦?理事會成員帶頭!
今年1月,鐘錦如、鐘景肇、鐘旺昌、鐘志堅等人帶頭對自家房屋立面進行改造,每戶至少5萬元的改造資金全部自行先墊付。春節期間,回鄉村民看到后都豎起大拇指直夸漂亮。有了帶頭示范效應,萬石目前已經完成27戶15幢房屋的立面和屋頂改造。
理事會成員在新村建設中一次次作出“犧牲”,就只為村民一句滿意。在理事會的帶動下,目前,萬石新村已初見雛形,大片油菜花爭相開放,一條小河緩緩流淌、貫穿而過,風景美如畫。在已建成的“萬石榕蔭”休閑廣場上,懷抱孩子的村民有說有笑地聊著天。76歲的鐘業安老伯對記者說道:“理事會做事,我們很滿意。沒有他們,我們的‘新家’哪能這么快建成?!?/p>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