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雙反”措施打錯了算盤
中國人通過自己辛勤勞動,努力實現中國夢,講的是友好合作,求的是互利共贏,但不會接受不公平的貿易安排,也不可能允許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在剛剛結束的歐洲之行中,李克強總理在瑞士經濟金融界人士午餐會上明確表示,歐盟的對華“雙反”措施“損人又不利己”,中方堅決反對。中國領導人就涉華貿易爭端的鮮明立場,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發生以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而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這絕非聳人聽聞,據統計,最近5年全球40%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是沖著中國來的。最新的例子正是從“自由貿易”的鼻祖——歐盟傳來的多個“壞消息”。
5月24日,歐盟27個成員國就歐委會對華光伏產品征稅建議案進行了投票。雖然投票結果并不公開,但不少報道認為,歐盟將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高達47.6%的反傾銷稅。6月初,歐盟將就此正式宣布初裁結果。8月7日前,歐盟還將對涉華光伏反補貼案進行初裁,12月上旬前對涉華反傾銷、反補貼兩案進行終裁。無獨有偶,在沒有收到歐洲企業投訴,而且多數國家和企業表示反對的情況下,歐委會原則性決定對中國華為、中興等公司的無線電通信設備發起所謂自主“雙反”調查。
歐盟在貿易保護主義上采取的“大手筆”令人側目,也引起了中方強烈反應。據統計,針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的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在中國光伏企業本已處境困難之際,歐盟的舉措無異于雪上加霜。中國商務部明確反對歐盟濫用貿易救濟措施。
國際社會也擔憂不已。他們普遍擔心歐盟的做法可能引發中歐貿易戰。而貿易戰一旦打響,尚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機和歐債問題陰云的全球經濟,恐將再蒙上一層厚厚的“雙反霧霾”。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2-27首月廈對歐盟出口創月度歷史新高 達到9.26億美元
- 2012-02-28泉州86家陶企遭歐盟反傾銷 涉案金額2400萬美元
- 2012-02-27歐盟應立即停止強征航空碳稅
- 2010-02-26歐盟:正對谷歌指控進行審查 可能展開反壟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