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可以不遠
http://www.caoliu14.com?2013-06-13 10:54? 謝婷?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福建日報6月13日訊(本網記者 謝婷)懵了,累了,怕了,是普通人做公益面臨的三道坎;輿論旋渦,則是公益組織和企業做公益的路障。公益,到底有沒有那么難?
郭女士一直熱心公益,卻總在行動上犯難。“我捐過兩次舊衣服,一次是碰巧看到隔壁小區的志愿活動,就自己提了過去;還有一次是聽說寶龍有捐贈點,就大老遠坐車帶過去。這樣東一次西一次,上哪找穩定且規范的公益組織呢?”
公益宣傳不少,可是普通人想做公益,卻很難找到門道。
做公益,
能跨過這三道坎的不多
廈門助殘義工張顯林投身公益已14年。在他看來,有公益心的人有增無減,但把公益心匯聚起來卻是新難題。
懵了,累了,怕了,普通人能跨過這三道坎的不多,這是許多公益人士的共識。
每次活動前,張顯林都會教授志愿者使用殘疾人輔具。然而,幾乎每次活動,都有志愿者手忙腳亂。專業人士不好招,大學生是最活躍的志愿者,但許多學生往往連第一道坎都過不去。
做公益完全出于自愿,不少人滿腔熱情而來,參加完一兩次活動,覺得太苦,就不來了。福州螢火蟲助學的小茶說團隊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由于幫扶對象是偏遠山區的孩子,活動中徒步一兩小時山路是常有的事,而一些志愿者沒有做好吃苦的準備。
常年從事公益,孤獨,無助,生活、工作與公益難以平衡等,是大問題。志愿者湯玲玲2009年放棄廈門的高薪工作,遠赴廣西玉林支教。3年時間里,她為超過2萬名農村孩子買了10多萬本書,總價超過200萬元。然而,父親的糖尿病并發癥十分嚴重,她不得不暫時回歸。
“要有平臺和團隊,要規范化、制度化,才能夠給更多的孩子帶來幫助。這注定是一條漫長迂回的路。”她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6-09廈就業新政解讀:保安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有補貼
- 2013-06-08海滄區加大公益廣告宣傳助推文明城區建設
- 2013-06-08福州市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做好“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
- 2013-06-08閩"五個強化"推進"講文明樹新風" 公益廣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