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必讀
用人單位最忌諱“假大空”簡歷
在“最難”就業年,這么多的簡歷(尤其是電子簡歷)投向招聘單位,招聘單位會如何處理?就此,多家知名企業的有關負責人,坦露了一些處理經過、原則,并對于簡歷的成功率進行支招。
專業要對口 偏愛自薦信
知名民企萬杰隆集團,今年就有20多個崗位面向大學應屆畢業生,主要有財務、會計、行政文員、服裝設計等。
最近,該集團具體負責招聘的張經理每天一打開郵箱,都會收到許多應聘者的簡歷。張經理坦言,收到簡歷后,首先會看學校,其次是看專業是否對口,“一些應聘的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有意愿加入集團,有時甚至專業不對口,一般也會給他面試機會”。
對于應屆畢業生,張經理表示,接下去就是看其社會實踐、獲獎情況、計算機等基本應聘資料。
“對于我來說,我更看中自薦信。幾乎每一封自薦信,都會認真去看一看。”張經理說,自薦信中展示出來的文字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于未來工作的一些想法,完全可以錦上添花,“當然,很多自薦信很長,千篇一律的。若能針對具體崗位、具體公司說上幾句,則就更有說服力了”。
最忌諱“假大空”簡歷
一國企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幾乎每一個招聘崗位,都會收到很多的簡歷。
“說真的,收到的簡歷不計其數,但除了教育背景、平時成績等關鍵信息外,其他能客觀體現畢業生素質的信息并不多?!边@位相關負責人坦言,簡歷只是“敲門磚”,簡歷合適了,才會通知筆試、面試等。
對于211和985重點院校的一些應屆畢業生,這位負責人坦言,接到他們的簡歷,還是會優先考慮。
在這位負責人看來,最不能接受的,是一些簡歷的“假大空”。他舉例,有的崗位,出現同一所學校、同一院系甚至同一班級的多名同學應聘,“有時候會發現,他們的很多東西好像都一樣。如,一個社團活動,大家都是組織者和負責人,這怎么可能”?“為了打造一份‘好簡歷’,不惜以個人誠信為代價,加劇了求職風險。這一般就是一票否決了。”
這位負責人表示,學校、獲獎情況等“先天”優劣,應聘大學生這時無從選擇,只能如實填寫;但在簡歷的設計、自薦信等環節上,還是可以有一些“加分”的。
“對于我個人來說,我喜歡一兩張紙就能把自己說清楚的簡歷?!边@位負責人如是說。
》》更多內容請進入廈門頻道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