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專業理念和環保實踐使志愿者們堅信:“環保理念要從娃娃抓起”。
他們將目光投向了閩侯縣上街鎮的余盛小學。這所學校四分之三的學生是外來務工子女,與其他學校的孩子們相比,他們的環保知識和理念比較滯后。
同期:(環保小課堂)小朋友好 老師好 誰能告訴我什么是環境保護 你來 環保就是吃東西的時候把袋子扔到垃圾桶……
采訪:(小學生)那些玩具如果壞掉了那就很浪費 這是我自己做的 很有價值
解說:為了長期、有效地開展環保支教活動,2009年3月27日,環保志愿服務隊在余盛小學舉行了志愿服務掛牌儀式。每次上完環保課后,志愿者都要和孩子們進一步開展戶外活動,增進情感上的交流。
采訪:(志愿者)對他們來說你的身份是一個小老師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你們是陌生的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還是很重要的 在課堂上比較重要的場合可能還是不能很好的融入他們 可能在戶外活動可以更好的了解特們的性格 在這種輕松的環境下他們所說的話可能更出自于內心 更知道他們的需求
字幕:環保課結束后 在操場上開展戶外活動
同期:同學們 今天大哥哥大姐姐教你們的知識都會了嗎 那現在咱們來教他們跳兔子舞好不好? 來吧 ……孩子們 你們今天快樂嗎 快樂?
慢動+音樂渲染 :
為社會提供3000多小時的志愿服務
環保公益“心”力量 廢舊回收校園行
心靈手巧 變廢為寶
環保理念從娃娃抓起
口播 三:志愿者們說環保支教這幾年下來,孩子們看到他們都會親熱地打聲招呼:“嘿,哥哥,你們又來啦”。對于這些外來工子弟來說,環保支教的哥哥姐姐教會了他們的不僅僅是如何節水節電、保護環境,更是在他們成長的路上為他們“拾”去了寂寞和孤獨的“拾荒者”。有關數據顯示,去年,小學生的環境保護參與率已經高達98%。我們都知道,拾荒者的另一種詞義解釋是“開拓者”。這些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們,已經成為我們國家新生的環保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就是又一代的新“拾荒者”。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